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NO2。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如图。已知:,△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温度升高后有利于N2O4的固定
B.使用多孔材料不能改变的焓变
C.使用多孔材料能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O2的去除
D.加入 H2O和O2,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 某只有气体参与的ΔH<0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B.增大A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
D.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可能增大
3 .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500℃左右高温比室温下更利于合成氨
B.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使K变成蒸气从混合体系中分离
2023-01-11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12小时后检出,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5 . 下列实验中,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及操作
向右轻轻推动活塞压缩体积

分别测定20℃和80℃蒸馏水的电导率
现象气体红棕色先变深再变浅溶液血红色加深80℃蒸馏水的电导率大于20℃的加入粉末后电导率增大
解释压强增大,平衡先逆向移动,再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在水中存在
A.AB.BC.CD.D
6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B.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验证沉淀转化:AgCl转化为D.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A.AB.BC.CD.D
7 . 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A(g)+3B(g) 2C(g),图①表示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C,平衡逆向移动
B.由图②可知,p2>p1、T1>T2满足反应:2A(g)+B(g) 2C(g) ΔH<0
C.图③为只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aA(g)+B(g) cC(g)的平衡变化图像,则图像中b、c、d三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点
D.对于反应2X(g)+3Y(g) 2Z(g)       ΔH<0,图④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8 . 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产生蓝色沉淀
B将Na2O2加入适量水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有气泡产生
C向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硫酸随着浓硫酸加入,溶液颜色变浅
D将铜丝在盛满氯气的烧瓶中点燃烧瓶中充满棕黄色的烟
A.AB.BC.CD.D
9 . 血红蛋白分子(Hb)在人体中存在如下过程: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于,血红蛋白分子更易与CO结合
B.CO中毒时,需立即阻隔(或切断)CO源,使变小
C.高原地区含氧量低,因此该地区人体内的Hb数量普遍较高
D.CO中毒时,可将病人移入高压氧舱,使平衡②逆向移动
10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
B.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颜色变深
C.工业制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有利于K的生成
D.光照新制氯水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