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丙烯的产是仅通过石油的催化裂解反应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工业上,有如下方法制备丙烯:
Ⅰ.丙烷脱氢法制丙烯:
①丙烷无氧脱氢法:
②丙烷氧化脱氢法:
(1)反应②的正反应活化能______逆反应活化能(填“>”或“<”)。
(2)不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发生反应①,丙烷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在条件下,若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的混合气体,则平衡时丙烷转化率______(填“>”或“=”或“<”)。

(3)如图为采用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丙烷:的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机理中,有键、键的断裂与形成
B.若有参与反应,最终存在于羰基催化剂和
C.若充分反应,则可制得
D.为了提高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物转化率,温度越高越好

(4)丙烯是一种燃料,以熔融碳酸盐(用表示)为电解质,丙烯——空气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Ⅱ.丁烯和乙烯的催化反应制丙烯:
主反应:
副反应:
(5)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
(6)某温度下,保持体系总压强为,按投料,达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分别为,则平衡时______;主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2 . 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用为原料合成甲醇()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的_______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Cu催化剂表面生成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快一步的能垒(活化能)的_______eV。并写出该历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反应Ⅱ正向移动,反应Ⅲ逆向移动
B.加入反应Ⅰ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热
C.增大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及时分离出,可以使得反应Ⅰ的正反应速率增大

(4)加压,甲醇产率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或“无法确定”);若原料二氧化碳中掺混一氧化碳,随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甲醇产率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或“无法确定”)。
(5)加入新催化剂使1mol 和3mol 在1L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Ⅱ,平衡转化率和甲醇选择率(甲醇选择率是指转化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是_______(填“473K”“513K”或“553K”)。
②553K时,若反应后体系的总压为p,反应Ⅰ的_______(列出计算式)。(为压强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气体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乘以物质的量分数。)
3 . 可作大型船舶的绿色燃料,可由CO或制备。工业上用制备的原理如下:
反应1:   
反应2:   (副反应)
(1),该反应的___________
(2)将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1和反应2,分别在下改变反应温度,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以及生成、CO选择性(S)的变化如图(选择性为目标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率)。

①代表随温度变化趋势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a”“b”或“c”)。
②随着温度升高,a、b、c三条曲线接近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P点对应的反应2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反应1的平衡转化率、且实现选择性100%,原理如图所示。分子筛膜反应器可提高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最近,中科院研究出首例在室温条件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将带来系列技术变革。某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以电化学方法进行反应1。
   
①电极a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2也同时发生,出口Ⅱ为CO、的混合气,且,则惰性电极2的电流效率___________(×100%)。
4 .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C(s)+H2O(g)H2(g)+CO(g) ΔH=+131.3kJ·mol-1,ΔS=+133.7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T℃时,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K=0.5,相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N≡NH-HN-H
键能/(kJ·mol-1)946436390.8
①T℃时,2NH3(g)N2(g)+3H2(g)的ΔH=___________
②T℃时,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则此时反应v(N2)___________v(N2)(填“>”“<”“=”或“不能确定”)。
(3)已知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α(N2)cβ(H2)c-1(NH3),k为反应速率常数。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氨,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以氨为原料生产尿素的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1)+H2O(g)。
①为进一步提高NH3的平衡转化率,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CO2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及时转移生成的尿素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②尿素的合成分两步进行:
a.2NH3(g)+CO2(g)NH2COONH4(1) ΔH=-117kJ/mol
b.NH2COONH4(1)CO(NH2)2(1)+H2O(g) ΔH=+15kJ/mol,
第一步反应速率快,可判断活化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③某实验小组为了模拟工业合成尿素,在恒温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NH3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1)+H2O(g),反应过程中NH3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实验测得体系平衡时的压强为10MPa,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MPa)-2(已知: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2023-05-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政府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作为大国的担当和责任。催化重整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其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___________
(2)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的同时消耗2mol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反应速率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容器容积为1L,控制初始投料量分别为2mol和3mol,发生反应:,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代表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并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点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4)500℃下,将的混合气体(投料比为1:1)按一定流速通过盛有炭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的转化率受炭催化剂颗粒大小的影响如图乙所示(注:目数越大,表示炭催化剂颗粒越小)。

由图乙可知,75min后转化率与炭催化剂目数的关系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①温度为时,
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时,=___________(以表示)。
②当温度改变为时,,则时平衡压强___________时平衡压强(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02-07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倍受关注。
Ⅰ.以为原料合成尿素:
(1)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2)研究发现,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

第一步:   
第二步:
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反应_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Ⅱ.以和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
(3)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反应速率:       D.同时断裂2mol C—H和1mol H—H
②由图乙可知,压强_______(填“>”“<”或“=”)。
③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则X点对应温度下的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Ⅲ.电化学法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
在强酸性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可制得乙烯,其原理如图丙所示:

(4)阴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该装置中使用的是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7 . 研究含氮、硫物质之间的转化,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催化氧化生成
①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并提高转化率的是_______
A.向容器中通入       B.向容器中通入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②如图表示催化氧化生成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a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若c时刻增大压强,把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d处____

(2)合成氨反应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手段,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合成氨反应中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为速率常数。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填)
②平衡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表示)
(3)将一定量气体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1,发生的反应为:
①下列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是_______
A.            B.气体的压强不变       C.不变       D.容器内颜色不变
②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混合气体平衡总压强为P,的平衡转化率为,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8 . 水泥窑炉可产生大量NOx,是高污染排放的工业窑炉,如何处理水泥窑炉产生的尾气是科技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NOx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填一种)。
(2)“水泥窑协同焚烧污泥”既有助于减少水泥窑烟气中NOx的排放,又能处理城市污泥。该方法是将污泥投加到水泥预分解炉内,利用污泥燃烧产生的还原性气体(NH3、CO等)还原水泥窑烟气中的NOx
①CO还原NO的反应历程中相对能量变化如下图: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_______kJ·mol-1,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CO还原NO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污泥投加到水泥预分解炉内,控制燃烧温度为1200 ℃,测得燃烧过程中NO的浓度和O2、C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0~50 s内,以NO表示的反应速率v(NO)=_______mol·L−1·s−1;图中表示C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a”或“b”)。

(3)在水泥窑炉高温主燃区喷氨也可还原NO,主要反应为:6NO(g)+4NH3(g)5N2(g)+6H2O(g) ΔH<0。实验测得主燃区温度、过量空气系数(KSR1)与NO还原效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还原气氛”下,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填标号)。
A.T=1473,KSR1=0.75 B.T=1573,KSR1=1.2 C.T=1673,KSR1=0.85
②“氧化气氛”下,当KSR1=1.2时,NO的还原效率低于“基准”的原因是_______
9 . N2O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列六种温室气体之一。目前,直接催化分解法是消除N2O的主要方法,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i.2N2O(g)2N2(g)+O2(g)            H1
ii.2N2O(g)N2(g)+2NO(g)        H2
iii.4N2O(g)3N2(g)+2NO2(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NO(g)+O2(g)2NO2(g)的H=___(写出代数式即可)。
(2)已知反应i在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则反应i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i的势能曲线示意图如图(…表示吸附作用,A表示催化剂,TS表示过渡态分子):

①过程Ⅲ中最大势能垒(活化能)为___kcal·mol-1
②下列有关反应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过程Ⅰ中有极性键断裂
B.过程Ⅰ、Ⅱ、Ⅲ中都有N2生成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能够吸附N2O分子
D.过程Ⅱ中间体A—O2可释放O2也可吸附N2O分子
(4)模拟废气中N2O直接催化分解过程。
①515℃时,将模拟废气(N2O体积分数为40%)以6000m3·h-1的速度通过催化剂,测得N2O的转化率为40%,则平均反应速率v(N2O)为____m3·h-1。欲提高N2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任写一条)。
物质N2N2OO2CO2NONO2
n(投料)/mol19346.52500
n(平衡)/mol50x202522
②T℃和P0kPa时,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各组分的相关信息如表:
其中x=____,N2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温度下,反应2N2O(g)2N2(g)+O2(g)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kPa(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2-02-26更新 | 130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CO2可用于制备CH4、合成气(CO、H2),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1)CO2甲烷化过程可能发生反应:
i.
ii.
iii.
___________
②利用不同催化剂,在一定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下,测得产物的生成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1.可知有利于制甲烷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③压强一定时,按照投料,发生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请解释温度高于60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2)利用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发生反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数据与温度、压强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转化率
压强/kPa
50100150200250300
P10.820.700.340.120.040.02
P20.900.860.760.480.200.10
①由此可知,P1_____P2(填“大于”或“小于”)。有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
②P2kPa、250℃条件下,反应5min达到平衡,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用分压代替浓度,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用P2的式子表示)。
2022-01-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