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2016-12-09更新 | 1965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在可逆反应2A(g) + B(g)2C(g) △H<0中,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高压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D.适当温度、高压
2016-12-09更新 | 7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合成氨反应进行程度增大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减小压强C.使用催化剂D.及时分离出氨气
10-11高三上·广东深圳·阶段练习
4 . 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 0.2mol的 H2O(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恒温下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a kJ/mol(a>0)。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c(CO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体系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0.2a kJ
C.若升高温度,v(正)加快, v(逆)减慢,平衡正向移动
D.在相同条件下再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 H2O(g),重新达平衡时,c(CO)∶c(CO2)=3∶2
2016-12-09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5 . 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c%)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B.P1<P2,n>3
C.P1>P2,n>3D.P1<P2,n<3
2016-12-09更新 | 78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常平、厚街、万江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对于反应:C(S) + H2O(g)CO(g) + H2(g) △H>0,为了提高C(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反应温度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压强D.再加入一些C(S)
2016-12-09更新 | 5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光明、常平、厚街、万江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7 . 对于反应:C(S)+H2O(g)=CO(g)+H2(g),△H>0,为了提高C(S)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多加入C(S)B.升高反应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2016-12-09更新 | 8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B卷
8 . 可逆反应,C(s)+H2OCO(g)+H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
D.加入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且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2016-12-09更新 | 839次组卷 | 1卷引用:09—10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块二)化学卷
9 . 将1 mol X、3 mol Y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2Z(g);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缩小体积,Y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稀有气体,Z的浓度不变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10 . 可逆反应m A(s)+n B(g)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n<e +f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