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与物质百分含量变化有关图像的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氢能是理想清洁能源,氢能产业链由制氢、储氢和用氢组成。
(1)利用铁及其氧化物循环制氢,原理如图所示。反应器Ⅰ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含CO和各1mol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法制氢,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将氮气和氢气按混合匀速通入合成塔,发生反应。海绵状的作催化剂,多孔作为的“骨架”和气体吸附剂。
中含有CO会使催化剂中毒。和氨水的混合溶液能吸收CO生成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含量与表面积、出口处氨含量关系如图所示。含量大于,出口处氨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可用于储氢。
①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不变,向含有催化剂的溶液中通入产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温度高于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②使用含氨基物质(化学式为,CN是一种碳衍生材料)联合催化剂储氢,可能机理如图所示。氨基能将控制在催化剂表面,其原理是_______;用重氢气(D2)代替H2,通过检测是否存在_______(填化学式)确认反应过程中的加氢方式。

今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化学试题

2 .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为原料合成丙烯腈的过程如下: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丙烯腈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水”反应为吸热反应
B.低于225℃时,“腈化”过程转化率低
C.a点的转化率为51%
D.b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3 . 实现碳的氧化物循环利用在工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甲醇燃料电池作为外接电源按图1所示电解硫酸铜溶液,起始时盛有的硫酸铜溶液(25℃,足量)。
①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______g。
(2)在不同条件下,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50molCO(g)和1.00molH2(g)的混合气体,实验测得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则温度:______(填“>”“<”或“=”)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关系为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混合气体,测得初始压强为。反应至时,恢复到原来温度,测得的转化率为。已知正反应速率为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若该条件下,则时,______。若升高温,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4-03-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4 . 汞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及其他精密高新科技领域。
(1)干燥的固体上通入可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2)富氧燃烧烟气中的脱除主要是通过与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实验结果,有研究组提出了的可能反应机理:




①根据盖斯定律,____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②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的浓度,可提高的平衡脱除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恒温恒压下充入,可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脱除速率
③在常压、温度范围为15~60℃条件下,将浓度为汞蒸气和气体通入反应容器中,测得出口气流中的汞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ⅰ)15℃,600~900s内的平均脱除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0(填“>”或“<”)
④富氧燃烧烟气中等污染物可通过配有循环水系统的分压精馏塔进行一体化脱除,污染物脱除率随循环水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循环水的加入有利于转化为而脱除,但随着循环水量的增大,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溶液可用于手术刀消毒。的混合溶液中主要存在平衡:


溶液中加入固体(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溶液中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①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②A点溶液中___________
③A点溶液中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03-01更新 | 52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磷资源流失到水环境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已知: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由和纳米经过超声分散制得。能通过纳米物理吸附和溶出后通过化学反应等去除水体磷。已知: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部分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1)制备复合材料所需的纳米:一定条件下,先将晶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再与氨水反应可制得纳米,实验装置如下:

①氨水缓慢滴入,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制备纳米需控温在50~60°℃之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配制混合溶液时按进行投料:实验中需不断通入。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研究不同pH下向含磷(V)废水中加入纳米复合材料的除磷效果:

①从图1中可以看出初始pH为3~6时,磷的去除率较高且反应后pH均有一定的上升,反应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结合图2,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当初始pH为9~10时,磷的去除率明显小于初始pH为3~6的去除率,是因为___________
(3)除磷后续处理
除磷回收得到的磷矿物,可进一步转化为,作为钾磷复合肥使用。设计由浆料制备晶体的实验方案:向含的浆料中___________,干燥。[已知:;室温下从饱和溶液中可结晶析出晶体;实验中须选用的试剂:溶液、溶液,pH试纸,无水乙醇]
2024-01-26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利用A制备B(A和B分子式相同),反应过程中伴随生成C和D(C和D分子式相同)的副反应。只考虑主反应,常温下,以0.5mol A为原料,体系向环境放热X kJ;以0.5mol B为原料,体系从环境吸热YkJ(X>Y)。T℃(T<25)下,以A或B为原料发生反应,A和B的物质的量分数(代表i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线代表A物质
B.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2
C.主反应的焓变
D.主反应的
2024-01-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7 . 将晶体置于真空刚性容器中,升温可发生反应:,该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0 K前,只发生反应
B.650 K时,若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则
C.b点温度下,分解率为8%
D.在a点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则b点将向上平移
2023-12-2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铜鸣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因此,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为)和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上用的高温气相反应制备苯硫酚,同时有副产物生成:
Ⅰ.
Ⅱ.
按物质的量比为投入反应器,定时测定反应器尾端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各产物的量,得到单程收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像推测*0,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温度较低时,活化能Ⅱ_____Ⅰ,则反应Ⅱ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填“高温易自发”“低温易自发”或“任何温度都能自发”)。
时,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以上,随温度升高,苯硫酚的单程收率降低,反应Ⅰ消耗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设的初始物质的量分别为,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的值进行多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的平衡转化率。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若点对应实验中的起始浓度为,经过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
②若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如何通过计算判断的相对大小:_____
2023-10-0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监测化学试题
9 .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的相关反应及能量变化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主反应的焓变______0(填“>”或“<”);在600℃、1MPa条件下,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到达平衡,测得的体积分数均为30%,则此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主反应:(忽略副反应的发生)。
①测得反应速率方程为k为反应速率常数。已知:(R、C为常数,T为温度,Ea为活化能)。实验测得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催化剂Cat1、Cat2对k的影响如图甲所示,则催化效能较高的是______(填“Catl”或“Cat2”)。
   
②在100 kPa、10 kPa不同起始压强下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得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起始压强为10 kPa,丙烷、丙烯随温度变化的物质的量分数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填代号);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______kPa(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B点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2023-05-1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烟台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二)化学试题
10 . 氨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研究氨的合成和转化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工业合成氨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

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
(2)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且能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反应温度B.增大反应的压强
C.及时移走生成的NH3D.增加H2的物质的量
(3)将0.6molN2和0.8molH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

甲、乙、丙中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d点N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_,d点Kp=___________(Kp是以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平衡分压=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
(4)催化氧化法消除NO反应原理为:6NO+4NH35N2+6H2O。不同温度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甲所示。脱除NO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在温度超过1000°C时NO脱除率骤然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NH3与NO的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历程中形成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B.每生成2molN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8NA
C.Fe2+能降低总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D.该反应历程中存在:NO+Fe2+-NH2=Fe2++N2↑+H2O
2023-04-16更新 | 5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