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A元素的粒子浓度之和为,溶液中各含A元素的粒子的pc-pOH关系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A粒子浓度的负对数(),pOH表示浓度的负对数[];x、y、z三点的坐标:x(7.3,1.3),y(10.0,3.6),z(12.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随pOH的变化
B.x点到z点对应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再增大
C.pH=4的溶液中:
D.的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2 . 某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苯酚的电离常数,H2CO3的电离常数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1、操作2 均为分液
B.NaHCO3溶液中存在:c(H2CO3)+c(H+)=c(OH)+c()
C.若反应1后溶液中存在c(Na+)=2 c(C6H5O)+2 c(C6H5OH),此时c(C6H5O)>c()
D.反应2 中通入CO2至溶液 pH=10时, 此时溶液中存在: c(C6H5O)= c(C6H5OH)
2024-02-18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零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氢氟酸碳酸()草酸()柠檬酸()
电离平衡常数/25℃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pH由小到大为、NaF、
B.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为
C.0.05mol/L的溶液存在:
D.往20mL0.1mol/L溶液中滴加60mL0.1mol/L溶液,最后溶液中mol/L
2024-02-01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
4 .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硫,一方面能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1)下列生产、生活活动中,不易产生的是___________。
A.燃放鞭炮B.火力发电C.火山爆发D.海水晒盐

(2)工业中可用含的冶炼烟气为原料生产硫酸,在如图装置中完成“转化”工序。使用该装置实现了___________。
A.充分利用热能B.防止形成酸雾C.加速转化D.获取纯净

(3)研究的性质有利于探索其资源化利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制取B.收集C.验证水溶液的酸性D.验证的还原性

钠碱法的启动吸收剂为溶液,捕捉后生成的混合液。
(4)常温下进行“钠碱法”的模拟实验。用固体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些理论上最多可吸收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L(折算成标准状况)。若实验时只吸收了,则反应后的吸收液中,所含阴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当钠碱法的吸收液达到4~6时,混合液中含较多量。加热该溶液可回收得到较高纯度的,剩余溶液可循环使用,进一步吸收,剩余溶液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6)将通入溶液时,得到一组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溶液的,溶液中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___________。(选填“”“”或“”)
(7)上述混合液中存在多个水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水解平衡也有自己的平衡常数()。以醋酸钠()为例,其水解平衡常数存在以下定量关系:(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电离常数)亚硫酸为二元弱酸,时,其电离常数。请结合相关数据说明溶液呈酸性的理由。___________
(8)“钙碱法”的工作原理与“钠碱法”相似,一般选择消石灰的悬浊液为吸收剂。请对照“钠碱法”,尝试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同性质,从生产成本和设备维护两方面对“钙碱法”做出评价_____
2024-01-1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5℃时,向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40 mL 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 8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当溶液中c(HCO):c(CO) = 2:1时,溶液的pH = 10.2(已知lg2取0.3)
C.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能大量共存
D.pH = 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 c(HCO) > c(Cl)
2023-12-31更新 | 8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6 . 常温下,用盐酸滴定氨水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的数量级为
B.点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
D.点溶液中:
7 . 已知的电离方程式为,常温下,测得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A.
B.溶液中
C.向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时:
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
8 . 有机反应过程中还有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沸点高于甲的沸点
B.H—Cl键的键能大于H—F键的键能
C.键角:
D.甲的电离常数小于的电离常数
9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担当。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CO、捕获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
(1)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用CO2与H2反应制取甲酸。已知:
共价键C=OC-OH-HH-OC-H
键能/(kJ·mol⁻¹)799343436463413
△H=________kJ∙mol−1
(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HCOOH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
]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判断T1_____T2(填“>”“<”或“=”),依据为________
②图中a=________
③A、B、C三点CO2(g)的平衡转化率αA、αB、α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
溶液pH=_____(室温下,


)。
(4)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与CaCO、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₂O₄·H₂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囚是___________
10 . 室温下,某混合溶液中c(M⁺) +c(MOH)=c(R⁻) +c(HR),随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X =-lg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与pH关系曲线,
B.b点溶液中c(M+)>c(R-), x=-4
C.MR 溶液显碱性, 且MR溶液中c(MOH)<c( HR)
D.等物质的量的 NaR 与 HR 混合溶液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