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7 道试题
1 . 南京大学某教授提出了一种利用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高效固碳的新技术(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在正极上发生反应
B.该电池充电时,电极A为阳极
C.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解液不可选用水溶液
2024-01-0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总反应:___。当电路中转移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
3 . 某种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后的产物为Li7Si3和Li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Li+移向a极区
B.该电池中火药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常温时,在a、b间连接电流表,指针偏转
D.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3Li13Si4-11e- =4Li7Si3+11Li+
4 . 关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甲和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铁片做负极,乙中铁片做正极B.乙中铜片上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C.乙中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甲中铜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5 . 如图是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铜极移动
B.铜片为负极,有气泡,发生还原反应
C.锌片为正极,质量不变,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
6 . 一种钠硫电池在常温下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的四乙二醇二甲基醚混合溶液为电解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甲的材料是金属钠,电极乙的材料是
B.该电池放电时,电极甲上存在电极反应
C.放电程度越大,电解液中的含量越少
D.可用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来提高该电池的工作效率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1稀盐酸偏向
2溶液偏向
3浓硝酸偏向
A.实验1:铝片上有气泡生成,发生还原反应
B.实验2:溶液中电极移动
C.实验3:电子从铝片流向硝酸溶液再流向铜片
D.上述三组对比实验可知,金属性强的金属在原电池中不一定做负极
2023-06-12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学科试题
8 .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附层a发生的电极反应: H2-2e-+2OH-=2H2O
B.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
C.一段时间后右极室pH增大
D.“全氢电池”将酸碱反应的中和能转化为电能
2021-12-21更新 | 563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教学检测(三)化学试题
9 . 设计原电池装置证明Fe3的氧化性比Cu2强。
(1)写出能说明氧化性Fe3大于Cu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要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分别是:
①负极:___________
②正极:___________
(3)画出装置图,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①不含盐桥②含盐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27更新 | 550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35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0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u2+向负极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