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分离、提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6­己二酸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高分子材料、医药、润滑剂的制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实验室利用图中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以环己醇和硝酸为反应物制备1,6­己二酸。反应原理为:

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试剂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mL-1)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225.9161.8可溶于水、乙醇、乙醚
1,6-己二酸1461.360152330.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
NH4VO31172.326210(分解)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实验步骤如下:
Ⅰ.向三颈烧瓶中加入0.03 g NH4VO3固体和18 mL浓HNO3(略过量),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6 mL环己醇
Ⅱ.将三颈烧瓶放入水浴中,电磁搅拌并加热至50℃。移去水浴,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滴加5~6滴环己醇,观察到三颈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时,开始慢慢加入余下的环己醇。调节滴加环己醇的速度,使三颈烧瓶内温度维持在50~60 ℃之间,直至环己醇全部滴加完毕
Ⅲ.将三颈烧瓶放入80~90 ℃水浴中加热10 min,至几乎无红棕色气体导出为止。然后迅速将三颈烧瓶中混合液倒入100 mL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有白色晶体析出,减压过滤,___________,干燥,得到粗产品
Ⅳ.1,6-己二酸粗产品的提纯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一种产物为亚硝酸盐)
(3)若步骤Ⅱ中控制水浴温度不当,未滴加环己醇前就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生成,原因为___________,滴加环己醇的过程中,若温度过高,可用冷水浴冷却维持50~60 ℃,说明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0(填“>”或“<”)。
(4)将步骤Ⅲ补充完整:___________。步骤Ⅳ提纯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如图为1,6­己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80 ℃时1,6-己二酸水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1,6­己二酸产品4.810 g,则1,6­己二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
A.46.07%B.57.08%C.63.03%D.74.61%
2024-02-29更新 | 349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3月)理综化学试题
2012·安徽阜阳·二模
真题 名校
2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所示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
B.用图所示装置蒸干饱和溶液制备晶体
C.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气体
D.用图所示装置分离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2022-12-09更新 | 2081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化学试卷
3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B.用乙装置可以制备并收集纯净的NH3
C.粗盐提纯后,用丙装置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
D.丁装置制备溴苯时,通过硝酸银溶液变浑浊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2022-03-24更新 | 716次组卷 | 5卷引用:高考化学预测卷(二)
10-11高一上·广东中山·阶段练习
4 . 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C.蒸馏、过滤、萃取、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2021-10-14更新 | 1014次组卷 | 124卷引用:一轮巩固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含锰废水中主要含有MnSO4,另含H+、Fe2+、Ca2+、Mg2+、Cu2+、Al3+等,某同学为了回收Mn单质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25℃时,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
A.滤渣1主要含Fe(OH)3和Al(OH)3
B.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Ca2+)/c(Mg2+)=2
C.滤液4主要含(NH4)2CO3
D.反应①中Si可用铝替代
2021-09-30更新 | 46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8周 晚练题-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周测与晚练(新高考专用)
6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操作或做法目的
A钠与乙醇反应时,增大乙醇的用量加快反应速率
B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C通入饱和 Na2CO3 溶液,洗气除去 CO2 气体中的少量 HCl
D用 CCl4 萃取碘,振荡分液漏斗后要打开活塞放气实验安全
A.AB.BC.CD.D
2021-09-30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周 周测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周测与晚练(新高考专用)
7 .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__(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_NaClO(填“大于”或“小于”)。
2020-07-09更新 | 2099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0年全国卷Ⅲ化学真题变式题
8 .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H2O2 I2+ 2OH-
B.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③操作使用的是反萃取法,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D.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2020-04-27更新 | 571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5周 晚练题-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周测与晚练(新高考专用)
2010·江西·三模
9 . 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液体积木”。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然后再用漏斗向水层中加入少量胆矾溶液及少量碘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红色
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红色、蓝色、紫红色
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
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
2010·全国·一模
10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等到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019-11-05更新 | 204次组卷 | 60卷引用: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