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0 道试题
1 . 四氯化碳()主要用作优良的溶剂、灭火剂、制冷剂、萃取剂等。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原理,用二硫化碳与氯气反应制取四氯化碳,所用实验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
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等,可用溴水吸收
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在装置C中(85~95℃)反应可生成四氯化碳;
③硫单质的沸点445℃,的沸点46.5℃,沸点76.8℃、密度1.6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3)为使冷凝效果较好,应选用的冷凝管为_______(填编号);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冷水从_________口通入。

(4)反应结束后关闭,此时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固体,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装置C中反应结束后,先过滤除去固体_________(填名称),再经过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得到
2 . 碘化亚铜(CuI)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被O2氧化。
(1)一种碘化亚铜薄膜透光性高、电阻率低,常用于LED等光电子器件中。其简要制备方法:真空中,在硅衬底镀一层铜膜,然后碘蒸汽与铜膜反应得碘化亚铜薄膜。
①在真空中镀铜膜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不同铜碘比发生反应得到的CuI薄膜在不同波长下的透光率如图所示。合适的铜碘比为___________

(2)以铜为原料制备碘化亚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转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2.2时,随着n(KI)/n(Cu2+)增大,铜元素的质量增大,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溶液洗涤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碘化亚铜。
补充完整制取碘化亚铜的实验方案:取25 mL 0.4mol·L−1 CuSO4溶液于三颈烧瓶中,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仪器有:SO2、I2、0.1 mol·L−1 NaOH、乙醇、真空干燥箱)。
(4)已知荧光强度比值与Cu2+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取0.0001 g CuI粗产品,经预处理,将Cu元素全部转化为Cu2+并定容至1000.00 mL。取1.00 mL所配溶液,测得荧光强度比值为10.2,则产品中CuI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024-06-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3 . “分铜液净化渣”主要含铜、碲(Te)、锑(Sb)、砷(As)等元素的化合物,回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碱浸”时,铜、锑转化为难溶物,碱浸液含有
②“酸浸”时,浸渣中含锑元素生成难溶极易水解。
③常温下,的各级电离常数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滤液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
C.“氯盐酸浸”时,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并防水解
D.“水解”时,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4-06-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4 . 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和可燃性有机物,现利用下列工艺流程回收部分金属及金属化合物:

已知:绿矾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将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并除去_______
(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
(4)试剂a为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试剂a后可能发生的反应为______(写出其中1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即可)。
(5)滤液Ⅱ中可能含有因氧气的作用而产生的少量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的操作是______
2024-06-06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工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SO4。为制备晶体X并检验其部分性质,按如图流程进行相关实验:

已知:①流程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②晶体X是一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制备X时加入的(NH4)2SO4与Fe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1)在制备晶体X的过程中,会使用少量酒精来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
(2)取少量铜粉加入浓盐酸中加热,铜粉溶解并生成H3[CuCl4],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测得晶体X分子量为392,则其化学式可能为(NH4)2Fe(SO4)2•6H2O
B.晶体X中不含Fe3+,故不可以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C.晶体X比绿矾稳定的原因是(NH4)2SO4包裹在FeSO4外部,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
D.结合流程图信息,测定待测KMnO4溶液浓度时,用晶体X配标准液去滴定比绿矾误差更小

(4)取少量略变黄的绿矾溶于稀硫酸,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_______;写出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2024-06-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选考化学适应性试题
6 .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则下列鉴别和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尿素和氯化铵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点燃的方法除去中的COD.用碳酸钠鉴别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
2024-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A)
7 . 铈是地壳中最丰富的稀土金属,可用作合金添加剂、医药、制革等。某兴趣小组以二氧化铈()废渣为原料制备金属铈和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时发生的反应为
B.“中和”时,加入氨水不宜过量
C.“试剂X”可选用和氨水混合物
D.“电解”时,阴极上得到的同时阳极上得到
2024-06-0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2
8 . 以硫酸工业的尾气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得到滤液时,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
(3)反应Ⅲ所得的可在反应___________(填“I”、“Ⅱ”或“Ⅳ”)中重复使用,检验滤液中阳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4)已知能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性气体(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则反应(忽略的转化),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比值为___________,当生成的无污染性气体体积为(标准状况),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5)将一定比例的氢气和二氧化硫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容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结合图中信息写出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硫化钡(BaS)是一种用于制取含钡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化工原料。一种以BaS为原料生产氢氧化钡并获得某种副产品X和硫代硫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是黄色的离子,其化学性质与类似,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酸性环境下会分解。
Ⅱ.在碱性环境下稳定,在酸性环境下会分解。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BaS的方法是在高温下用无烟煤粉(主要成分为C)还原重晶石(),在某温度下反应,硫元素全部被还原为最低价,同时产生两种常见气体,若两种气体在同一条件下的体积比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粗制BaS溶解于温热水中配制成BaS溶液,往其中通入可发生反应生成。下图是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根据后面的流程推测,图中_______(填“甲”或“乙”)代表的溶解度曲线。

(3)中的x可变,当时,晶体的晶胞如下:

已知该晶胞各面互相垂直,设晶胞参数分别为apm、bpm、c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则的密度为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4)粗产品需要进行洗涤脱色以得到较为洁净的产品,推测下列物质可以用来作为脱色剂的有_______(填标号)。
a.NaClO溶液       b.稀溶液       c.KI溶液
(5)往母液A中加入溶液可得到副产品X,X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温度较低时,在水中溶解度会迅速减小。在这一步操作中的用量一般为略微过量,原因是_______
(6)在碱性条件下往母液B中通入可将氧化为,若(即用表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4-06-0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化学试题
10 . 一种皂化废料含有CaCO3、Ca(OH)2、Mg(OH)2和SiO2,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得到碳酸镁和轻质碳酸钙,实现“变废为宝”。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浸取”时可用稀盐酸代替氯化铵,且后续流程不变
B.“碳化I”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2++2NH3•H2O+CO2=CaCO3↓+2NH+H2O
C.此工艺中可循环使用NH4Cl和CO2,实现“变废为宝”
D.此工艺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且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24-06-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选考化学适应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