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I2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D.用图4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I2
2022-10-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图中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甲所示操作测定溶液的浓度
B.利用图乙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C.利用图丙装置制备氯气
D.利用图丁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2022-08-30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I2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D.用图4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I2
2016-12-09更新 | 9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2022-06-10更新 | 16823次组卷 | 5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并与选项中实验目的匹配的是。
A.收集纯净的气体B.检验硫酸亚铁花肥溶液是否完全变质C.测定某浓度NaClO溶液的pHD.检验Na与水反应的产物
A.AB.BC.CD.D
6 .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______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___,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___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____(填“能”或“不能”)。
【拓展应用】
(6)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NH3+6NO2=7N2+12___,将上述方程式补充完整,该反应中氨气体现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请你列举出氨气的另一种用途_____
2021-05-3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制取收集氨气   B.装置②制取氯气   
C.装置③除去CO2中的SO2    D.用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NO    
2019-10-15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并将足量通入溶液中,溶液迅速变为血红色;停止通入气体,将血红色溶液密闭放置5小时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1)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按图示装好药品后,打开K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
(3)某同学取适量酸性于试管中,滴入几滴血红色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据此推断血红色溶液中含有Fe2+。此结论_______(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血红色溶液产生的原因
实验过程如下表:
实验序号假设实验内容结论
与溶液中c(H+)有关取适量上述血红色溶液,滴入Y溶液,溶液又变为黄色假设不成立
与c(H2SO3)或c(SO2)有关1溶液中,滴入1mol/LNaHSO3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再逐滴滴入HCl溶液,出现×××现象假设不成立
与c()或c()有关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4)实验①中,Y是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②中现象是_______;实验③的结论是_______
(5)为了进—步探究血红色物质产生主要原因,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0.5mL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浓度相同的Na2SO3溶液V1mL,NaHSO3溶液V2mL并混合均匀,改变V1、V2的值并维持V1+V2=4.0进行多组实验,测得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

①维持V1+V2=4.0的目的是_______
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2-05-07更新 | 40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不与氨气反应;
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
点燃酒精灯,打开,关闭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________有二氧化碳生成
打开,关闭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有氨气生成
继续加热试管中仍有固体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

(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

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
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
【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14·福建龙岩·一模
10 . 实验室可用MnO2和KClO3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

Ⅰ.(1)A~D装置中,用作KClO3为原料制氧气的反应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2)排水法收集氧气,接口顺序是:氧气出口→__________→g→h→烧杯(填序号)。
Ⅱ.KClO3分解时尚有副反应,导致收集到的气体有异味.据推测,副产物可能是O3、Cl2、ClO2中的一种或几种.资料表明:O3、Cl2、ClO2的沸点依次为-111℃、-34℃和11℃,且O3、ClO2也能将KI氧化为I2.为探究副反应气体产物的成分,将KClO3分解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通入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3)若要确认副产物中含Cl2,F中应盛放______溶液。
(4)确定副产物中含有Cl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若D中无现象,E中试纸变蓝,能否得出副产物含有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Ⅲ.ClO2是饮用水消毒剂.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除含有ClO2外,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ClO2-.为测定此饮用水中两者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水样pH=8,加入足量KI晶体,发生如下反应:2ClO2+2I-═I2+2ClO2-,反应结束后产生amol I2;继续调节溶液pH=1,又发生如下反应:ClO2-+4H++4I-═2I2+Cl-+2H2O,反应结束后叉产生b mol I2
(6)饮用水中c(ClO2-)=___________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016-12-09更新 | 1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