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2 . 图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

(1)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备O2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该装置制备干燥NH3,试管中放置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仪器 a中放置药品名称是________
(3)图B装置实验室可用于制备常见的有机气体是_______。仪器b名称是_________。有学生利用图B装置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NH3,请说明该方法制取NH3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甲按图所示探究氨催化氧化

①用一只锥形瓶倒扣在浓氨水试剂瓶口收集氨气 ,然后将红热的螺旋状铜丝插入锥形瓶中;片刻,锥形瓶中气体变为红棕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如图收集氨气是利用氨水的密度较小             B.锥形瓶必须干燥
C.收集氨气时间越长,红棕色现象越明显          D.铜丝能保持红热
②学生乙对学生甲的实验提出了异议,认为实验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氮气氧化后造成的,你认为学生乙的说法合理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学生乙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3 . 有学生为了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做了以下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褪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一定能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B.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2NaOH→Na2SO3+H2O
C.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SO2+Na2SO3+H2O→2NaHSO3
D.若要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还需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或氢氧化钠溶液
2018-04-10更新 | 358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化学试题
2011·北京丰台·一模
名校
4 .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2016-12-09更新 | 1695次组卷 | 19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B.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
C.C中溶液pH降低,证明Fe3+氧化了SO2
D.检验C中的溶液含有Fe2+,证明Fe3+氧化了SO2
2022-02-22更新 | 651次组卷 | 10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为证明乙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某小组按下图装置制备乙烯并检验其化学性质。

完成下列填空:
(1)加热圆底烧瓶,使温度迅速上升到_______℃,观察到烧瓶中的无色液体逐渐变黑。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__
(2)酸性溶液很快褪色,但不能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理由是_______
(3)选用下列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来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请将装置按编号依次排列,并在装置序号对应位置的下一行写出装置内所放的药品。

装置:a→_______→b。
药品:(a药品略)_______(b酸性溶液)。
(4)若将b中酸性溶液换成溴水,溴水也能褪色且可观察到b底部有少量无色油状液体生成,可证明该无色油状液体中含有溴元素的试剂是_______
2022-11-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其反应原理是(浓)→,配平上述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____
(2)B中的除杂试剂为___________
(3)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反应有:

___________
(4)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投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1-10-08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2。用试管收集SO2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2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2+H2OH2SO3、H2SO3H++H++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O2挥发
2021-09-03更新 | 9125次组卷 | 26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2012·上海闵行·二模
9 . 工业上由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备漂粉精,其化学式可以用xCa(ClO)2·yCaCl2·zCa(OH)2(x、y、z为简单整数)来表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漂粉精进行定性、定量探究如下:
(1)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Cl2
①向漂粉精固体中滴加足量浓硫酸,观察到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生成黄绿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②将生成的黄绿色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并收集到无色气体。推测生成气体中除Cl2,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写出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的方法:_____
(2)证明漂粉精中含有Ca(OH)2 [已知电离常数:K1(H2CO3)>K(HClO)>K2(H2CO3)]
①将少量漂粉精溶于水后,测定其pH为12.3。采用的测定方法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使用广泛pH试纸                                b.使用精密pH试纸
c.使用pH计                                          d.以酚酞为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②下列探究步骤的设计中,对证明该结论无意义的是_____(填序号)。
a.向漂粉精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测定溶液的pH变化
b.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钠固体,测定溶液pH变化
c.向漂粉精溶液中加入适量亚硫酸钠固体,测定溶液pH变化
测定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 ClO-+ 2I-+ 2H+→Cl-+ I2 + H2O;   I2 + 2S2O32-→2I- + S4O62-
【实验步骤】
i. 称取7.740 g漂粉精固体,溶解,配成250 mL溶液;
ii. 量取该溶液5.00 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并加入指示剂;
iii. 用0.1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始末读数;
iv. 重复ii、iii操作,记录始末读数。
(3)该实验中要使用的定量仪器除电子天平外还有_____(写名称)。
(4)步骤ii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写名称),当观察到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
(5)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123
消耗Na2S2O3体积/mL26.9027.0026.95
若理论上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27.00 mL,则相对误差为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以理论值计)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0-03-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2年高考二模化学试题
10 . 已知: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某学习小组对铁丝(含杂质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Ⅰ.溶液探究
(1)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取稀释液,滴加NaOH溶液,观察到___现象时,证明有Fe3+存在。为进一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Fe2+,可另取稀释液少许,滴加___(选填编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KMnO4酸性溶液
(2)为判断反应停止后硫酸是否有剩余,制定的实验方案为:测定稀释液的pH。请对此实验设计进行评价。____
Ⅱ.气体探究
(3)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否___(填写“是”或“否”)能据此判断除SO2外,反应后气体中还含有CO2?请说明理由___
最后逸出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推测该气体为H2,理由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收集混合气体336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通入足量的氯水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滴加足量BaCl2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得质量为2.330g。则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5)将上述混合气体直接通入BaCl2溶液,未见明显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少许浑浊,分析其中的原因___
2020-05-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