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I.实验探究

(1)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收氢气,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里面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无水硫酸铜
(2)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K1、K2,滴加稀盐酸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K1、K2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测出Na2O2与H2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II.数据处理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其操作流程如图: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白色固体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m1和m2的式子表示)。
③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10-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5)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6)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7)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该实验要迅速操作,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原因是_______
2022-08-2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3 .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1)实验一:甲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装置

分别进行的实验

现象

a.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b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用电极反应解释实验a的现象:________
②写出实验b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已知具有氧化性。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b的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
(2)实验二: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分别取少量容器a、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容器a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容器b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无变化,容器b中铁片做_______极。
②加热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三: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各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标号

容器a

容器b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0.1%

0.01%

向右

0.1%

3.5%

向左

3.5%

饱和溶液

向右


则实验Ⅱ的容器b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