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I.实验探究

(1)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收氢气,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里面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无水硫酸铜
(2)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K1、K2,滴加稀盐酸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K1、K2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测出Na2O2与H2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
II.数据处理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其操作流程如图: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白色固体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m1和m2的式子表示)。
③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3-10-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1)实验一:甲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装置

分别进行的实验

现象

a.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b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用电极反应解释实验a的现象:________
②写出实验b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已知具有氧化性。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b的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
(2)实验二: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分别取少量容器a、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容器a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容器b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无变化,容器b中铁片做_______极。
②加热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三: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各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标号

容器a

容器b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0.1%

0.01%

向右

0.1%

3.5%

向左

3.5%

饱和溶液

向右


则实验Ⅱ的容器b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3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5)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
(6)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7)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可将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该实验要迅速操作,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原因是_______
2022-08-21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17)班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锰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大多具有广泛的用途。
Ⅰ.MnO2是H2O2分解的良好的催化剂,它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MnO2的性质。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把MnO2固体加入到H2O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Na2SO3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再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MnO2固体,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为研究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对比实验:在室温下,取A、B、C三支试管,用同浓度同体积的KI溶液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固体反应,然后分别加入1mL0.2mol/L NaOH溶液、1mL水、1mL0.1mol/L稀硫酸。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实验现象
A溶液不变色
B溶液缓慢变浅棕褐色
C溶液迅速变棕褐色

①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铁酸锰(MnFe2O4)可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MnFe2O4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Fe3+、Mn2+沉淀的pH如表格所示。
开始沉淀完全沉淀
Fe3+2.74.2
Mn2+8.310.4
步骤一中投入原料Fe(NO33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论上应为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中需控制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中是否洗涤干净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06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高二(素质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步骤1:取4 mL________ mol·L1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 mol·L1 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取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
已知:①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②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现象
向3 mL 0.1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
反应Ⅱ:Fe2与NO反应
①依据实验现象,可推知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____(填“快”或“慢”)。
②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1-08-09更新 | 9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6 .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NO2
B.Ⅱ中现象是因为浓HNO3会使Fe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表,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7 .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Fe2+和Fe3+性质时,发现:往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

已知:①X为NaClO溶液,Y为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②持续缓慢滴入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水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B.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C.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D.KSCN中的N元素一定被氧化
2021-01-31更新 | 108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景德镇市浮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争优部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