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 g   Ag2SO4:0.796 g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将2 mL 1 mol/L AgNO3溶液加入到1 mL 1 mol/L 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   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Ⅲ将2 mL 2 mol/L 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实验Ⅳ将2 mL1 mol/L 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将2 mL 2 mol/L FeCl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①实验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___________
2021-07-14更新 | 6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步骤1:取4 mL________ mol·L1 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 mol·L1 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取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
已知:①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②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现象
向3 mL 0.1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
反应Ⅱ:Fe2与NO反应
①依据实验现象,可推知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____(填“快”或“慢”)。
②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021-08-09更新 | 964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3 .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1)实验一:甲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装置

分别进行的实验

现象

a.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b连接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用电极反应解释实验a的现象:________
②写出实验b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已知具有氧化性。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b的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
(2)实验二: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分别加入溶液,闭合K,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容器a,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①分别取少量容器a、b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容器a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容器b中的溶液所在的试管中无变化,容器b中铁片做_______极。
②加热后,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三:丙小组同学向如图所示装置的容器a、b中各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标号

容器a

容器b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0.1%

0.01%

向右

0.1%

3.5%

向左

3.5%

饱和溶液

向右


则实验Ⅱ的容器b中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____
4 . 某同学探究Fe2+还原性的实验记录如下:

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且不褪色,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经检验有丁达尔效应。

溶液变红且不褪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经检验无丁达尔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可以判定酸性越强,H2O2的氧化能力越强
B.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两种
C.②中红色溶液中含有Fe(OH)3胶体
D.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
2021-10-09更新 | 12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重点班)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Fe2+和Fe3+性质时,发现:往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

已知:①X为NaClO溶液,Y为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②持续缓慢滴入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水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B.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C.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D.KSCN中的N元素一定被氧化
2021-01-31更新 | 108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景德镇市浮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争优部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