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SO2的排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模拟烟气(主要成分为SO2、CO2、N2、O2),并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以及研究烟气通过转化器的脱硫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I.模拟烟气的制备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
(2)已知装置C、D中盛有的试剂分别是酸性KMnO4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写出装置C的作用: _______
(3)①甲同学认为应该在装置C、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你认为是否应该增加?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
②乙同学根据模拟烟气的流速amL·min-1和t1min后测得的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mL,计算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③为保证准确读取量筒读数应注意:
a.将装置冷却至室温;
b._______
c.读数时平视。
Ⅲ.模拟烟气通过转化器进行脱硫研究
(4)将模拟烟气通过装置E,其中盛有FeCl2、FeCl3的混合溶液,它可以催化SO2与氧气的反应以达到脱硫的目的。写出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SO2+2H2O+2Fe3+ = SO+2Fe2++4H+_______
2022-09-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县级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47次组卷 | 81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 [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
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2021-08-09更新 | 141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为验证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等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

已知:①是无色剧毒气体(沸点),在空气中易自燃,由与水反应得到;
②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分子式为
实验过程:
Ⅰ.打开关闭,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并加热,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Ⅱ.当B和D中的溶液都产生黄色沉淀时,关闭
Ⅲ.B中溶液继续产生黄色沉淀,当沉淀不再增多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通入一段时间,关闭
Ⅴ.……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过程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过程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导致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
(5)为验证非金属性,过程Ⅴ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该验证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3-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博白县中学本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①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盛装二氧化锰的仪器名称为___
②请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标准状况下,上述反应每生成2.24L氯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2)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d。
(3)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活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很多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2所示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①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填“a”“b”“c”或“d”)。
②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
6 .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反应装置略去).

注:C中为氧化铜粉末,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试剂是______,D中试剂是______
(5)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某兴趣小组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实验1

实验现象

液面上方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振荡,试管壁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沉淀变灰绿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① 甲同学推测灰绿色物质为Fe(OH)2和Fe(OH)3混合物。查阅资料后根据调色原理认为白色和红褐色的调和色不可能是灰绿色,并设计实验证实灰绿色物质中不含有                      Fe(OH)3,方案是__________
② 乙同学查阅文献:Fe(OH)2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形成Fe6(SO4)2(OH)4O3(一种氧基碱式复盐)。并设计对比实验证实该假设: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再往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振荡,现象与实验1相同,结论是该假设不成立。
③ 乙同学继续查阅文献:Fe(OH)2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灰绿色可能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推测所用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应越小越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应越大越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中10 mL

NaOH溶液

滴加

FeSO4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2

6 mol/L

NaOH溶液

0.2mol/L FeSO4溶液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少量灰绿色) ,沉淀下沉后,大部分灰绿色变为白色沉淀

实验3

6 mol/L

NaOH溶液

0.1mol/L FeSO4溶液

产生悬浮于液面的白色沉淀(带有极少量灰绿色) ,沉淀下沉后,底部都为白色沉淀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能说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证据是____________。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足以证明灰绿色是由Fe(OH)2表面吸附Fe2+引起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假设成立。
(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影响:取少量灰绿色沉淀,在水浴中加热,颜色由灰绿变白,且有絮状白色沉淀下沉,原因为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若尽可能制得白色Fe(OH)2沉淀,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____________
8 . 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312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中学书香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份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反应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溶液吸收。
2016-12-09更新 | 5749次组卷 | 57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