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将1.95gNa2O2加入水中,反应后配成50mL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操作            
现象溶液变红色,20秒后褪色ⅰ.产生大量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ⅱ.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褪色
ⅰ.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
ⅱ.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A.由实验可知,Na2O2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
B.②、③溶液褪色与浓度较大有关
C.若向①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盐酸,溶液将变红
D.若向④中继续滴加盐酸或溶液,溶液均可能褪色
2 . 某小组探究S单质与溶液加热后得到的产物。向5溶液中加入少量硫粉,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得到淡黄色溶液A()。
【资料】1.溶液无色,能与反应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能与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2.溶液呈黄色,能与反应生成S和,能与反应生成S和
3.均不能使品红褪色,或高浓度能使品红褪色。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I和Ⅱ,证实了产物中含

①补全实验Ⅱ的方案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试剂)。
②证实产物中含的现象是_______
(2)依据产物中含,甲同学认为产物还应该有,请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进行解释:_______
(3)甲同学推测溶液A中可能还含有,因为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针对此观点继续实验Ⅲ:取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立即出现淡黄色浑浊,同时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离心沉淀(固液分离),得到无色溶液B和淡黄色固体。取无色溶液B,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溶液A中存在
(4)甲同学根据溶液A呈淡黄色猜想其中还存在,并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可做为证据。但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说明,理由是_______
(5)继续进行实验Ⅳ,验证了溶液A中存在

①溶剂X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证明溶液中含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进一步实验,得到结论:硫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歧化反应的产物主要为,溶液中还会生成少量的
3 . 某小组探究溶液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B中试剂是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中溶液的作用_______
(4)取C中氯水,进行实验:向溶液a中加入氯水。
序号溶液a现象
1滴品红几秒后品红褪色
1滴品红溶液几分钟后品红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Ⅱ中品红褪色慢,推测可能发生了,导致Ⅱ中减少。分析沉淀中含,探究如下: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说明具有_______性。
②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发现,沉淀经几次洗涤后,加入盐酸,不再产生黄绿色气体。
(5)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所加溶液不足量。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_______,证实所加溶液过量。
②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_______
(6)进一步证实Ⅱ中所得沉淀中含:向沉淀中加入饱和溶液,静置、过滤,滤渣、滤液备用。
资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
①实验证实滤渣中无
②取滤液,_______
以上实验说明,所得沉淀中含
4 . 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
①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H2O2也具有氧化性,设计验证苯胺是被HO·氧化而不是被H2O2氧化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2022-02-15更新 | 9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氨化钙(Ca3N2)是高端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极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氮化钙产品纯度(杂质不产生气体,氨不溶于煤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下移动水准瓶,量气管与水准瓶内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B.还可以利用该装置测定CaC2样品(假定杂质不与水反应)的纯度
C.Y形管内残留有反应产生的气体,造成结果偏低
D.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未调整水准瓶的高度即读数,会造成结果偏低
6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呈淡黄色,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Ⅰ.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
④结束实验时先熄灭A、C处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N2,其目的是__
(2)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晒制蓝图时,草酸亚铁晶体是感光剂,会失去结晶水转化为FeC2O4,现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Ⅱ.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2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
(4)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___
(5)若步骤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 . 某小组探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的反应。
实验I:向某浓度的KIO3酸性溶液(过量)中加入Na2SO3溶液(含淀粉),一段时间(t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资料:IO3-在酸性溶液氧化I-,反应为IO3- + 5I- + 6H+ = 3I2 + 3H2O
(1)溶液变蓝,说明Na2SO3具有_________性。
(2)针对t秒前溶液未变蓝,小组做出如下假设:
i.t秒前未生成I2,是由于反应的活化能______(填“大”或“小”),反应速率慢导致的。
ii.t秒前生成了I2,但由于存在Na2SO3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2被消耗。
(3)下述实验证实了假设ii合理。
实验II:向实验I的蓝色溶液中加入_______,蓝色迅速消失,后再次变蓝。
(4)进一步研究Na2SO3溶液和KIO3溶液反应的过程,装置如下。
实验III:K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记录如下表:
表盘      
时间/min0~t1t2t3t4
偏转
位置
右偏至Y 指针回到“0”处,又返至“X”处;如此周期性往复多次…… 指针
归零
K闭合后,取b极区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现象是______
② 0~t1时,从a极区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直接向a极区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未变蓝。判断IO3-在a极放电的产物是_______
③ 结合反应解释t2t3时指针回到“0”处的原因:________
(5)综合实验I、II、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对比实验I、II,t秒后溶液变蓝,I中SO32-被完全氧化
B.对比实验I、III,t秒前IO3- 未发生反应
C.实验III中指针返回X处的原因,可能是I2氧化SO32-
8 . 我校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足量的铁丝反应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从C中有少量的气泡冒出,此气泡的成分是___________。试分析产生该气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A中溶液的金属阳离子进行了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
假设3:溶液中存在Fe2+和Fe3+
②已知假设3是正确的,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3,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限选试剂:稀HNO3、氯水、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存在Fe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8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1-12高一上·新疆乌鲁木齐·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432次组卷 | 20卷引用:5.1.2 硫酸、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同步学习必备知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