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约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B制取干燥的氨气向生石灰中滴入浓氨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P2O5的干燥管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
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向溶液中加入足量MgO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
A.AB.BC.CD.D
2 . I.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过一会儿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金属钠除了逐渐变小外,还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铜丝的变化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④接在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之前B.①和②之间C.②和③之间D.③之后
(2)装置②中Na生成Na2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ag钠与bg水完全反应,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020-12-2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4-15高一上·安徽淮北·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3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
(2)实验室可用装置E通过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若有6mol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
(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分别是:B__,D___。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B__,D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 =2NaNO2
②NO、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N2_______(填化学式)。
Ⅱ.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NO2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可将MnO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________
②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l2的过程,为证明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①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___
___作氧化剂 ,___作还原产物。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作用是___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
③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6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中用装置甲和戊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戊装置收集氨气应从收集装置的_____(填字母序号)导管进气。
(2)选用装置乙、丙、戊制备、收集一氧化氮气体,乙中塑料板上若放置石灰石,戊中盛 满稀 NaOH 溶液,仪器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用接口字母表示);戊中盛放稀 NaOH 溶液 的原因是_____
(3)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 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

a.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 b.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 c.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
①现象 a 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
②产生现象 b 的原因是_____
③产生现象 c 的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
7 .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大于10%就可能发生爆炸,在工业上常用作水处理剂、漂白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处理废水时,ClO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按照文献中制备ClO2的方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备ClO2
   
①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A用于生成Cl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装置C中ClO2溶液的浓度:取10mLC中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和H2SO4酸化,然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 = 2I- +S4O62-),当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测得标准液消耗的体积为20.00mL,通过计算可知C中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2019-03-13更新 | 713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夹持设备已省略)。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洗气装置B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应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I、II、III依次放入(填符号)___________
abcd
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II碱石灰硅胶无水氯化钙浓硫酸
III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说明非金属性氯____溴(填“大于”或“小于”)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F处为尾气吸收装置, 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制备SO2和Cl2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Na2SO3+H2SO4═Na2SO4+H2O+SO2↑、MnO2+4HCl(浓)MnCl2+Cl2↑+2H2O,则上图A、E装置中用来制Cl2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中盐酸所表现的性质是______性和______性,生成71gCl2转移的电子是______mol;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试管中的现象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中的溶液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OH(足量)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将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得知:两种气体按体积比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装置I是制备纯净的__(填化学式).则装置I中最适宜的试剂组合是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观察到预期现象后,打开K1,再关闭K2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
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