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呈淡黄色,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Ⅰ.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
④结束实验时先熄灭A、C处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N2,其目的是__
(2)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晒制蓝图时,草酸亚铁晶体是感光剂,会失去结晶水转化为FeC2O4,现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Ⅱ.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2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
(4)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___
(5)若步骤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20-06-12更新 | 122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下面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制备SO2并进行相关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甲同学认为利用上述装置也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请写出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C→F。
(3)乙同学从上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验证亚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其中用到C、D装置。通过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
(4)丙同学将A中产生的足量的SO2通入下图装置G中,G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5)实验中发现Na2SO3可能部分变质,现需测定Na2SO3的纯度,称15.0gNa2SO3样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2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样品中Na2SO3质量分数是_______
2022-04-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锶(Sr)和镁位于同主族,锶比镁更活泼,锶与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氮化锶,已知氮化锶遇水剧烈反应。某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锶(Sr3N2相对分子质量:290.8)。
方案Ⅰ:制备氮气来制取氮化锶

(1)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
(2)实验时先点燃 _____处酒精灯(填“B”或“C”),一段时间后,再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方案Ⅰ中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制备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方案 II:利用氮气样品来制取氮化锶

已知:① 所使用的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 CO、CO2、O2等气体杂质。
② 醋酸二氨合亚铜 CH3COO[Cu(NH3)2]溶液能定量吸收 CO,但易被 O2氧化, 失去吸收 CO 能力;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 O2
(4)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装置 D 能持续提供 N2,这是利用了 N2_____的物理性质。
(5)装置 F、G、H 盛装的试剂分别是 _____(填代号)。
甲 浓硫酸        乙 连苯三酚碱性溶液            丙 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6)方案Ⅰ和方案 II 设计存在相同的缺陷,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提出改进方案为: _____
(7)产品纯度的测定:称取 0.8000 g 方案Ⅰ中所得产品,加入干燥的三颈瓶中,加入蒸馏水,并通入足量水蒸气,将产生的氨全部蒸出,用 20.00 mL 1.00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再用 1.00 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到终点时消耗 16.00mLNaOH 溶液。则产品纯度为 _____(计算结果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4 . 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H2O2的氧化性_________Br2(填“强于”“弱于”)。
(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________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
(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________C(填“强于”“弱于”“等于”)。
(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一”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的内容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填序号)。
(2)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6 . 下图的实验装置可用于研究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A处为SO2气体发生装置,C处为SO2与O2反应的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
(1).A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仪器F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D、E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中选择,将所选装置的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3).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A处反应结束时,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O2,最后测得E处装置增重bg,则此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若Na2SO3变质,会影响到SO2的转化。现欲检验某Na2SO3样品是否变质,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如果将收集了SO3的装置敞口露置于空气中,可看到装置出口处产生大量白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某兴趣小组为丰富课本所学的SO2性质,设计了下列系列实验:
(1)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SO2以验证其氧化性

①Na2SO3久置于空气中易变质,体现了Na2SO3具有___________性。
②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若将集气瓶换成盛有Na2S溶液的广口瓶,通气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淡黄色浑浊现象,经测定,产物中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酸式盐。则该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用下图装置验证H2SO3比H2CO3酸性强

①试剂X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当观察到___________,即证明H2SO3比H2CO3酸性强。
8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Fe(NO3)2变质
B向10mL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2mL等浓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2mL等浓度的CuSO4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Ksp(ZnS)>Ksp(CuS)
C向淀粉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直接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煮沸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在酸性条件可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
D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溶液中滴加2滴稀的[Ag(NH3)2]OH溶液,充分振荡后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Ag+结合微粒的能力I->NH3>Cl-
A.AB.BC.CD.D
2019-04-21更新 | 55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小明计划在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0 . “摩尔盐”[(NH42Fe(SO42·6H2O]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已知:摩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 ℃时可完全分解。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1)【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SO2NH3H2O
B.FeOSO3NH3H2O
C.FeOSO2NH3H2O
D.Fe2O3SO3SO2NH3H2O
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________不成立(填序号)。
(2)【药品验纯】甲同学提出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稀盐酸和________溶液检验出“摩尔盐”中的三种离子;取一定量的“摩尔盐”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填试剂名称和实验现象),则“摩尔盐”未因氧化而变质。
(3)【实验探究】为检验分解产物,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取一定量“摩尔盐”置于加热管A中,加热至分解完全后打开K,再通入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验证:取A中残留物少许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KMnO4稀溶液,不褪色证明产物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与反思】通过实验现象和认真反思,上述(1)猜想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016-12-09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