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同学们探究不同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向三等份浓硫酸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不同金属片,加热,用生成气体进行下表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金属为铜金属为锌金属为铝
点燃不燃烧燃烧燃烧
通入酸性溶液褪色褪色褪色
通入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出现黑色沉淀
通入品红溶液褪色褪色不褪色
已知:(CuS为黑色固体);可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铜片的实验中,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气体是
B.加入铝片的实验中,燃烧现象能证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
C.加入锌片的实验中,生成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D.金属与浓硫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
2 .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B.向Na2SiO3饱和溶液中滴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C.一段时间后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
D.该实验能证明酸性强弱的顺序是:硫酸>碳酸>硅酸
3 . 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节约药品用量,有人建议用具支试管(下图)代替仪器X,用试管代替集气瓶。为方便控制铜与硝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和排水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

(4)完成实验后,有人提出疑问:在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仅得到一个,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得到三个,但氧化性却是浓硝酸>稀硝酸。解释角度一: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是比较___________;角度二:同一种还原剂能被浓硝酸氧化,不能被稀硝酸氧化。根据角度二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以证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滴加浓硝酸之前,需先通入,目的是___________;滴加浓硝酸后,当③中为稀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当③中为浓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4)中角度二的验证实验不够简约,可将之前排水集气收集满NO的两支试管用橡胶塞塞紧,为防止气体逸出产生污染,在不取下胶塞的情况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简述其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的方法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4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氯气并探究其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待观察到D中硬质玻璃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装置E中出来的尾气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导致的,乙同学则认为是NOH被完全消耗导致的。指导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对甲、乙同学的猜想进行验证: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1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乙同学猜想错误;另取适量原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2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溶液变红,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氯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请完成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放在棕色瓶中B.放在石蜡油中C.放在水中D.放在煤油中

(2)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生成淡黄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钠的其中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潜艇的供氧剂,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常温常压下,CO2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消耗的CO2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6)根据上述实验小组同学猜测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潜水艇等中的供氧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④当观察到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为证明收集的气体是O2,还需要进行哪些实验操作?___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研究其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装置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明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某同学设计装置F来代替装置A.与装置A相比,装置F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若选用装置F制取O2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6)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来检验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SO3遇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酸雾。98.3%的H2SO4可以吸收SO3和酸雾。
供选择试剂:蒸馏水、0.5mol·L-1BaCl2溶液、98.3%的H2SO4、2.0mol·L-1NaOH溶液、KMnO4溶液。
①c中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e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f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②甲同学提出用饱和NaHSO3溶液代替98.3%的H2SO4,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此方案不可行,请简述乙同学认为不可行的理由:___________
2023-08-2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
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实验II: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产生的反应为。则a:b=___________。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溶液滴定生成的。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溶液25.00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_。(已知:)
2023-04-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略)
滴液漏斗   
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ii.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Mn(OH)2,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
(2)滴液漏斗的弯管作用为_______
(3)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在空气中缓慢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根据资料ii,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的是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3-05-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I.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装置中应先点燃_______ (填序号)处的酒精(喷)灯。
(2)B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E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
II.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4)配平工业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实验室制备(夹持装置略):
如图,A为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反应方程式为

①B为未组装好的除杂装置,B中所用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
②C中得到紫色固体,发生的反应主要是,除此之外C中还会发生的反应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6)探究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I取少量a,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II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①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
②根据方案II得出:氧化性_______(填“>”或“<”),而此结论与的制备实验证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说明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粒子的氧化性强弱。
2023-02-0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实验表明,当乙醛加入到溴水中,溴水会褪色。针对此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乙醛结构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
(1)假设Ⅰ:醛基含有不饱和键,可与Br2发生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假设Ⅱ:乙醛具有α-H,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无论乙醛发生几元取代反应,参加反应的Br2与生成的H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假设Ⅲ: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过程】针对以上假设,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方案。
方案Ⅰ: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操作现象
试管11mL溴水+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褪色
试管21mL溴的CCl4溶液+1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则试管2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方案Ⅱ:通过测定反应后混合液的pH判断反应类型。
序号操作pH
试管3加入20mL溴水,再加入10mL苯酚溶液,待完全反应后(苯酚过量),测定混合液pH1.85
试管4加入20mL相同浓度的溴水,再加入10mL 20%的乙醛溶液(乙醛过量),3min后完全褪色,测定混合液pH
注:苯酚和乙酸的电离及温度变化对混合液pH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写出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1.85,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_______1.85(填“大于”或“小于”),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2023-02-15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