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1660年的内战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18世纪上半叶,有学派认为查理一世违背宪政原则,内战是议会为了维护宪法原则、保障个人自由而与国王晨开的一场斗争。进入 20世纪后,学术界从社会经济结构入手,对内战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观点有∶乡绅是乡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代表,在内战的爆发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战是衰落的乡绅为挽救自身所做的自救运动;等等。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内战是英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但也有学者认为内战是偶发事件,是一场误会。

———摘编自宫艳丽《另辟蹊径的英国内战史研究——读戴维·昂德唐的(狂欢、暴动与叛乱)》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轰轰地声掀翻了清朝统治的败堂。在这历史转变的伟大时刻,革命派理应精诚团结,为共同应对旧势力的挑战,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而奋斗不已。但事实与之相反,革命派在涣散的道路上继续滑行。光复会依然奉行"分裂"的方针,攻击孙中山、黄兴,鼓吹"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把临时政府讽喻为"群盗鼠窃狗偷"。而同盟会方面又毫不相让,竭力保持自己在权力分配中的"正统"地位,甚至鼓吹采取非常手段对付对方。

-摘编自陈梅龙《蒋介石与辛亥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40~1660年英国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中英两国近代反封建革命遭遇挫折的共同因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对西域地区民族政策的实施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根据对局势的整体分析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正确举措。通过与乌孙和亲,达到了断匈奴右臂的目的,同时也将势力深入西域,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屯垦戍边、宽抚厚等政策的执行,增进了汉王朝与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巩固了西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地位,使西域各国衷心臣服于西汉,最终形成了抗击奴的强大力量。战胜勾奴统一西域,为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基础,终于在公元前60年使西域正式纳入西汉版图。

——摘编自张倩《汉武帝在西域的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贞观二十ー年(647)在唐太宗晚年总结统治经验时,就曾以“自古皆贵中华,贼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作为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向群臣宣扬。唐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宽和团结政策,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束心拥护。唐朝沿袭汉朝的做法,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君长都加以册封,设置羁縻州的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使,皆得世袭。由于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吸取历史经验,承继两汉和亲、通婚政策更为积极广泛,经常用之解决争端改善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据史籍记载,唐朝下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计15名。唐太宗还采取采断措施使商道杨通,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同时以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为中心的互市也趋向兴旺。

——摘编自殷晴《汉唐民族西域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汉朝相比,唐朝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2021-12-06更新 | 18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筹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

1867年,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5年,天津设立陆军武备学堂。

1887年,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初具规模。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

1890年,张之洞建汉阳铁厂。

1893年,设立湖北自强学堂。

——摘编自陈恭禄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认为,就当时形势来看,先要变通的就是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及教民之法。富国之法有六项: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和邮政;养民之法有四项:务农、劝工、惠商、恤穷;教民之法也有四项: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开设报馆和设立道学。此外,康有为还建议光绪帝裁撤冗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和改革官制。

——摘编自陈可畏《康有为〈公车上书〉与〈应诏统筹全局折〉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中的进步之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帝平定叛乱,统一新疆后,为了巩固其对新疆政治社会的统治,主要实行的是军府制,将伊犁将军设为新疆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其下设都统、参赞、办事大臣和领队大臣,命他们分别驻守新疆各地,以统领新疆各地方军政事务;根据新疆不同族群的区域分布情况,建置以军府制为主导,其下设郡县制、札萨克制与伯克制等族群分治制度。“内地贸易商民渐多……若听其随意栖止,与回人相杂,不免易滋事端。请交该大臣等,彻底清查,俱令赴驻兵处所贸易”。

——摘编自翁倩玉《新疆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选择》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势力和极端宗教分子的渗透,使得新疆的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清朝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特别是阿古柏和沙俄入侵之后,传统军府制度“以军统疆,以酋治民”的弊端也暴露无遗。清朝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以往在新疆的治理模式。经过反复斟酌后,清廷决定采纳刘锦棠的建省方案,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度,以新疆巡抚取代伊犁将军成为全省事务的最高长官。废除伯克制、札萨克制等,设立类似内地州县制度的各级行政衙门。

——摘编自王淼《晚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巡抚治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乾隆帝治理新疆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治理新疆的变化及其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佣书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早期如同工匠一般,更多的业务是受雇于寺院抄写佛经。如北魏人刘芳“常为诸僧佣写经论”,唐代的王绍宗“家贫,常佣力写佛经以自给。”这一大批佣书者被称作“经生”。至宋代,佣书的主业不断缩小,不再有经生,内容也颇多改变。宋人对佣书的定义是:“ 受雇写文字谓之佣书。”佣书者通常自立门户办书铺,或在商铺、富贵人家担任文字秘书一类的工作。书铺的主要业务是涉官文书,包括代写上书文字、供词、诉讼状子、填写税钞,办理公证文书,为举人、官员承办各类文书等。涉官文书之外,民间社会生活的佣书业务更多,如契约、请柬、书信之类的书写。

——程民生《宋代的佣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佣书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6-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班固《汉书·匈奴传》

初,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昭君)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能确认的昭君出塞这一史实的有关信息,并据此指出利用文史料研究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海军对外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形式主要是海军援助。在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海军装备援助、技术援助和人员援助等多种形式的援助。中国海军外交在这一阶段还表现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如向坦桑尼亚赠送数艘巡逻艇,与阿尔巴尼亚签订海军援助协定,向巴基斯坦海军提供武器装备,援助越南建设海军修理厂,以及援助朝鲜的“十三号”工程。

1978年以来,中国海军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海军外交关系,军舰互访频繁。19784月,法国舰队访问中国,开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展海军外交的先河。此后,美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瑞典、阿根廷等国家军舰先后来访。198511月,中国海军主动走出国门,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个南亚国家,掀开其作为“国际军种”新的一页。2000年,中国舰队访问马来西亚巴生港,吸引当地民众参观达2.5万人次。20025月至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首次环球航行,访问了10个国家。除船舰互访外,中国海军还频繁展开海军交流、联合军演、护航、医疗救援等。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海军加强了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力度,保护航行在该海域的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以及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世界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其中一些外交活动备受世界瞩目。如在2015年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海军3艘舰艇成功将621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赢得国际社会赞誉。美国《纽约时报》称此次行动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英国《每日邮报》对此评论称,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举动,表现出中国正在更多地参与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愈发增强。

——摘编自张佳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海军外交: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外交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海军外交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外交发展的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8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向公众开放。

(一)“大一统”展厅


汉朝“单于天降”“四夷尽服”“单于和亲”瓦当

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长鼓


清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二)“大交融”展厅

“洛阳家家学胡乐”展区二胡、琵琶、箜篌、唢呐等跟随胡乐从西域传到中原,成为中华民乐的代表性乐器。
“语文互鉴”展区展出了用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和古壮文书写的“中华国家”四个字,这些文字受到汉字影响,有的是仿造汉字而生。
“交往契约”展区展出了不同时期用不同文字书写的各类契约文书,见证了农牧互补、通贡互市、工艺互鉴等经济活动。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4-02-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仓始于隋代,其管理、发放等体制历代不一、但多以失败结束。1171年,朱熹在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创办了社仓,在他带动下,建阳、光泽、顺昌等闽北各县相继建立社仓百余所。以下为朱熹为五夫里社仓订立的规则:

社仓贷谷给农民,取息20%,发生小饥时可以减半,发生大饥时可以免除利息。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社仓的首领一般由乡官或士人担任,选任时尤其注重其人品德行,粮食贷放和收回时,县府须派官到场监视。借贷社仓米必须签署文书并有人担保,贷户如拖欠不还或者逃亡,由担保户“均备纳足”。

——摘编自朱熹《社仓事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的社仓能成功运营的原因,并概括其体现的社会治理理念。
2024-04-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在已归附的边疆民族聚居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前人开创的羁縻政策。羁縻府州长官由当地部族首领担任并以传统方式处理本族内部事务,其职位可以世袭,但须经朝廷册封任命,接受所在边州长官的军事征调,并向朝廷进贡。这一制度符合当时西南社会的实际状况,进而巩固唐朝的西南边陲。

——摘编自邓仕海《唐代西南边政与边吏研究——以剑南道为中心》等

材料二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执行国家的政令和律法,承担国家规定的赋税,建立国家正统的儒学教育体系。随着制度障碍的打破,人口大规模流入垦殖,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相互交融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改土归流对于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莫代山《改土归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在西南地区得以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政策实施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