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土归流始于明初,明成祖在平定贵州土司叛乱后,在黔地设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并强制土司弟子接受儒家教育,教授四书五经。虽然明朝没有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条件,但在漫长的岁月中,汉人逐渐迁入,各族人民或同村而居,或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间的通婚和融合。土司制度之弊,发展到清代康、雍之世充分暴露无遗。土司占有绝大多数耕地山林,无地或少地的土民在经济上被迫依附于土官,土司还享有各种特权,拥有军队、监狱,压迫剥削土民,自无朝廷国法,激发民变。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上《改土归流疏》,疏中开宗明义指出改土归流的目的就是“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改土归流后,夷人“专以烧杀枪劫为事”的情形大为改变,且改变从前专以射猎打牲为事的习俗,男子尽皆务农。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据方铁《雍正朝改土归流的原因、策略与效用》等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时期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意义。
2023-11-1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王安石变法推行赋役新政之前,钱彦远称:“臣闻隋唐之制,有赋、租、庸、调四者之入。自杨炎变两税法,天下称便。自五代迄今,敛名杂出,两税之法渐弊,民已竭力供矣。加以非时配率、和市、举放,利尽归官。”

——据赵汝愚《宋名臣奏议》   

材料二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正式命令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和丁银作为定数,以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赋。人丁和丁银固定以后,又陆续把丁银摊入田亩。这就是所说的地丁制度。摊丁入地以后,从原则上来说无地的农民可以不负担丁银,能够减轻一些少地或无地农民的繁重赋役。但这并没有丝毫动摇封建秩序和财政压榨。实行地丁制度以后,清政府的加征仍然源源而来,如雍正以后“火耗”和“平余”的归公,以及“漕折”的浮收就是很具体的例子。

据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内容,并概括钱彦远对两税法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
2023-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宗古地域是黄河故道,并且是黄河的主流区。先秦时期,多位君王曾在此建城(或建都)。商王朝第十三位王祖乙,追寻着商汤的步伐由河南内黄迁都至河北邢台,后由邢台迁都至广宗沙丘庇地,在庇地营建大都之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定都广宗庇地期间,祖乙按职守设立官职,确定官职责任;平息东夷叛乱,推行《桑林》《大护》等歌颂商汤在广宗为百姓祈雨作舞等事迹的宫廷乐舞,演绎祭祀之乐和祭祀之舞。祖乙的大力改革,使商朝在建立约200年后出现了一派中兴盛世的气象,史称“祖乙中兴”。祖乙在位19年(在广宗庇地的时间不到10年)。其后继者祖辛(祖乙子)、沃甲(祖辛弟)、祖丁(沃甲子)共在广宗庇地执政了约82年,其间,商朝延续了祖乙时期的盛世局面。商朝第三十一位王帝辛(商纣王),后来也来到了广宗庇地,他在此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园林——沙丘苑台。相传,沙丘苑台是没有围墙的,可以用来跑马、练鹰。

——摘编自苗庭宽、张松《广宗:商代的起点在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商王祖乙迁都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概括商王祖乙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改革。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概括朱熹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朱熹的教育思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民初盛行“军国民教育”思潮,学校体育被西方体操霸占,“体操科一律为主课”并由学部施行,而武术则“各地方自行举办”“高等小学以上兼习之”。彼时国人出于民族自尊心,用武术来证明中国自古就有“体操”。武术进入学校是武术步入教育领域的大胆尝试,亦是出于文化自觉,争取与西洋体育并驾齐驱的话语权的创新形式。但一味追求动作的规范、标准,丢失了传统武术的核心特征。由霍元甲主持的精武体育会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则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超越强健身体的范畴,从宏观上聚焦于种族与国家延续。新文化运动时期,“土洋体育之争”推动武术走向科学。国术的“传统”在“科学”的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要想以武图强,武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彼时的武术规则深受西方体育影响,趋向竞技化,初成之规则在比赛中成为裁判依据,使比赛“有法可依”。武术对抗赛在“全运会”中可谓昙花一现,但民国时期的武术套路、对抗赛实践为当代武术竞赛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经验。1936年,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功参加了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该届奥运会上的武术表演惊艳世界。

摘编自张银行、谢海柱《中国近代武术“转型”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术“转型”的背景和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武术转型发展的看法。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謇认为,慈善事业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等各项致强救亡的举措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出“以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张謇十分重视慈善教育,呼吁重视盲哑人教育,在创办师范和中小学校的同时,就已开始注意盲哑等特殊群体的教育事业。他还重视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治理,提出了导淮治灾的一系列主张。在从事慈善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张謇表现出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一往直前的坚韧品格和精神。经过他的辛勤努力,在原本较为偏僻的南通出现了近代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办的盲哑学校,第一所地方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和气象台,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为数众多的社会公益福利事业。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慈善公益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謇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3422日清政府颁布上谕,改以往“重农抑商”政策为“农工商并重”,强调“通商互惠,为经国之要政”,并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俟商律编成奏定后,即行特简大元,开办商部”。同年9月商部成立后,清政府把制定商律以振兴工商提上了日程,陆续制定了旨在鼓励工商实业的商事单行法规,如《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商会章程附则六条》《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二十八条》及细目二十三条、《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奖给商勋章程》以及《大清银行则例》等。1904年商部起草的《钦定大清商律》仅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组成,原因是商部成立后,把振兴工商作为其首要责任,因“编辑商律门类繁多,实非克期所能告成”。

——摘编自张文举《清末经济立法对中国入世后法律改革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立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经济立法的认识。
2024-01-21更新 | 21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考模拟试题(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兰英(1918.2.72003.3.4)我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林兰英提倡男女平等,在提高妇女地位、妇女受教育等问题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是中国现代女性科学家的代表人物。

林兰英1948年赴美留学,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在继续深造时,怀着“一切都应该服从祖国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的想法,林兰英果断地选择改学固体物理专业。1957年林兰英冲破美国阻挠归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从事半导体方面的研究。当时,我国的半导体事业十分落后,外国专家预测,中国要到60年代才能着手单晶材料的研制。然而在林兰英的带领下,我国于1957年拉制成功第一根锗单晶,1958年拉制成功第一根硅单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80年代在研制太空制成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单晶时,面对德方专家傲慢态度和对我国的技术力量的不屑,林兰英决定自力更生开展这一研究工作,从1987年到1990年,林兰英进行砷化镓单晶太空生长实验3次,均获得成功,并用它研制成半导体激光器,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

——摘编自人民网《林兰英: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1)根据材料,概括林兰英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兰英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3-11-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俄建立之初,货币十分混乱。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后,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卢布贬值严重。192210月,苏俄国家银行按照金本位制的模式,以对工业和商业短期贷款的方式发行切尔文券,有0.51351025切尔文六种面额,随着贷款的偿还,再回归银行。1924年发行以金卢布为货币单位的国库券,作为切尔文券的辅币,面额在5金卢布以内。政府还逐渐按照比价依次以新卢布兑换旧卢布。这次货币改革是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如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

摘编自王小龙《苏联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回顾与评价》等

材料二: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留存着通货膨胀的痕迹。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发行新版人民币的条件基本成熟。1955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缩小人民币面额,更好地发挥人民币在计价、流通和支付中的作用。新版人民币面额,主币分为1元、2元、3元、5元、105种,辅币分为1分、2分、5分、1角、2角、56种。每种券别版面均印有汉、藏、蒙古和维吾尔四种文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决定采取新旧人民币不分对象、等价划一的兑换政策。1955610日,新版人民币在市场上已全部取代旧版人民币流通。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编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1922—1924年货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1922—1924年货币改革和中国1955年货币改革的异同,并简要评价1955年中国货币改革的意义。
2024-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四川·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前期沿袭鲜卑旧俗,由皇帝将鲜卑人中流行的佳名赐给贵族,作为一种特别恩赐。孝文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将国家的控制伸展至被汉族大族掌控的乡里基层社会后,将赐名的范围扩大到了汉族大族。此后,汉族大族被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并且赐名大多出自《诗经》《周礼》等汉族传统经史典籍。与此同时,孝文帝又将鲜卑贵族的鲜卑娃改为汉娃,要求南迁汉人以洛阳为籍贯,并推动拓跋鲜卑贵族按门第与汉族大族联姻。

——据张鹤泉《北魏皇帝赐名问题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皇帝赐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为汉族大族赐名的积极作用。
2024-05-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