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A.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实现了均衡发展
B.两次负增长均因为大规模外敌入侵
C.两次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扶持
D.抗战期间全国各地民族工业均遭日本掠夺
2 . 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进行三大改造
C.开展公社化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2018-07-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20~1930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A.民族工业遭遇重大挫折B.官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D.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4 . 下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目录(部分),目录第一章的标题应是
第一章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第三章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思想
第四章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第五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

A.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B.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06-09更新 | 10861次组卷 | 163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7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
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
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2017-11-18更新 | 339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一五”(1953年—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年—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
“八五”(1991年—1995年):
“十一五”(2006年—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走向改革开放B.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10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实现了均衡发展B.两次负增长均因为大规模外敌入侵
C.两次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扶持D.抗战期间全国各地民族工业均遭日本掠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