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图中方框①②③内应填写的分别是(     
A.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B.均田制、租调制、两税法
C.两税法、租庸调制、租调制D.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2022-10-20更新 | 88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此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文官和士人地位抬高B.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3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嫡长子继承制、何尊、共和行政
中朝、盐铁官营、董仲舒
三家分晋、圆形方孔钱、李悝变法
曲辕犁、“天可汗”、《职贡题》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为1261年—1339年元廷赈恤辽阳行省北部女真人情况。由此可知行省的设置(     
时间情况出处
至元五年(1268)水达达民饥,赈粮三月《新元史·食货志》
至元二十三年(1286)水达旦万户府,兵民乏食,廷议赈以衣粮。《追封鲁国公札剌尔公神道碑》
至治二年(1322)九月戊戌,大宁路、水达达等驿水伤稼,赈之。《元史》卷28《英宗纪二》
A.扩大了疆域版图B.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推动地方建制更加健全
5 . 隋朝佛教造像题记,虽然文字内容简单,表达方式模式化,但语词中却不时流露出民众佛教思想、精神信仰和诉求心态的真情实感。下表所示为隋代佛教造像题记,表中信息说明隋代(     
出处题记内容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金铜造像开皇五年十月十日,佛弟子吴士良为家口平安告像一躯。息乾子、息季宁。
河北曲阳修德寺出土汉白玉造像开皇六年正月廿一日,邸仕询为亡母敬造玉象一躯,愿使阿耶患得早除,故立碑记。
山西寿阳出土金铜造像开皇十三年六月十七日,佛弟子程长洛为父母造像一躯,愿己身眼目精明,法界达佛。
A.造像组织的多样性B.造像题材的集中性
C.信众分布的广泛性D.信仰心态的功利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下达的诏令内容(部分)。这些诏令(     
1免去两京及诸道州府人户所欠去年秋夏租税及沿征帛物
2招抚逃聚山林的农民返乡,复员军队中老弱病患者归农
3招徕契丹、后蜀、北汉等割据边界的人民进入周境,允许他们耕种无主荒地,可“请射住佃为永业”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恢复B.旨在巩固北周的封建统治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色彩D.加强了边疆地区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A.世家大族价值观的变化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
C.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D.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
2022-11-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选科适应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和内容节选。由此判断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为(     
文学形式内容节选
汉赋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唐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曲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说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A.表现出地域化特点B.形式多样相互影响
C.越来越走向平民化D.内容丰富贴近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依据下表,对于当时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特征阐释最为恰当的是 (     
全国各地区实际经济总量排名(单位:亿元)(局部)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地区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辽宁4140541570837543970810534
上海366650777032703286999386
江苏484151746146614662726296
湖北245127954051405152605651
山东438144735001500155915395

A.国民经济恢复B.一五计划C.大跃进D.国民经济调整
2022-11-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概况

时间事件
1949新中国成立,国民党政权及其政权组织形式在大陆正式宣告终结,保甲制度被正式废除。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的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为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
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在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或者它的派出机关指导下,可以按照居住地区成立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
1956统一、规范的居委会在全国建立起来。自此,居民委员会开展了公共福利、治安保卫、调解纠纷、居民动员以及向当地政府反映居民意见和要求等工作
1980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农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揭开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的序幕
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该法坚持、完善、深化和拓展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我国城市居民自治、居民委员会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据《中国社会报》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11-12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