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在2006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其中提道:

“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1)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之后?
(2)“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
(3)“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方针的前提是什么?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2)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2019-12-05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八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练习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沉梦就此被粉碎。

----摘编自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次战争?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借口是什么?

材料二 列强入室……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2)请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的“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材料三 中国的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还像一个“大葡萄叶子”,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已经变成了一个上半部分被挖去的残叶,好听些说它像“公鸡”的形状,其实是想掩盖我们的屈辱。


(3)根据材料三,说明欲掩盖的屈辱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带给中国的屈辱。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


(1)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2)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战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儒家的努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②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我国古代思想界反映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③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待儒家思想方面的具体措施。
6 . 鲁迅在《关于中国的二三事》的杂文中说:“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看上去好像是和霸道(法家思想)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2)举例说明在思想主张上儒家和法家的对立。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天,是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与劳动界的五月一日,有同一意味”。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各种宣传社会主义的新刊物和各种由青年人组成的社团纷纷涌现。据统计,“1920年全国各地新出版刊物猛增至400多种”,“1920年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从1919年到1922年先后有30多种马列经典著作译成中文”。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

材料三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如俞秀松“改名换服”,到厚生铁工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并帮助陈独秀组织机器工会。


(1)材料一中的“这一天”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三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一历史事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8 .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9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三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
(2)材料一中“中国……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两个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一制度?根据材料分析,该项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4)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请列举一个他统治时期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5)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10 . 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2)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