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对当时(国民革命兴起阶段)的国共两党来说,“合则两利”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如果一定要说谁在这中间得到的更多,发展得更快,大约只能是国民党而不是年轻的共产党。大革命为什么失败?其决定的因素是客观的力量对比。

材料二   1944年豫湘桂大溃退造成的强大冲击波,使大后方人心发生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埋下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重要种子。在全国抗战中,国民党表面上看来依然是庞然大物,但它的政治地位和受民众信任的程度,却一步步衰落下去;共产党的力量却从小到大迅速地壮大起来,并且团结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24—1944年这20年间,国共两党力量的强弱变化是客观历史规律作用的结果。从材料中任意提炼一条历史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西省19492010年(部分年份)人口变动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年底总人口

城镇

农村

1949

1314.04

667.69

647.25

1953

1695.25

867.32

827.93

1957

1851.45

952.57

898.88

1961

2022.67

1045.26

977.41

1965

2209.54

1136.74

1072.8

1969

2504.73

1288.47

1216.26

1971

2652.31

1367.72

1284.59

1975

2968.53

1532.33

1436.2

1979

3228.98

1665.96

1563.02

563.03

2665.95

1983

3394.5

1752.42

1642.08

663.96

2730.54

1987

3632.31

1880.11

1752.2

726.46

2905.85

1991

3864.64

1997.83

1866.81

814.82

3049.82

1995

4062.54

2083.71

1978.83

968.92

3093.62

1999

4231.17

2181.09

2050.09

1133.36

3097.81

2003

4254.23

2180.72

2073.51

1447.29

2806.94

2007

4368.41

2238.81

2129.6

1738.63

2629.78

2010

4456.75

2308.46

2148.29

1963.64

2493.11

——整理自《江西统计年鉴》

选取其中一个历史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应历史阶段的人口变化特征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历史阶段及特征,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表述成文)
2024-06-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4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

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剧烈变化,即古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是断裂的”。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现代化变迁的范围;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即在旧秩序中无法简单找到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

请以“社会变迁”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状元地理分布情况(部分)

地区北宋
河北11033
河南151621
山东3945
山西4200
陕西1121
浙江022020
四川4511
福建07103
江苏741727
湖北1023
贵州0002
广东0131
安徽1267
江西23182
湖南1001
广西2002

——根据萧源锦《状元史话》,【日】宫崎市定《科举史》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其中的某一区域的数据变化进行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区域,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晚清中国社会巨变】

材料   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学者就其表现列出了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性质方面

②社会矛盾方面

③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方面

④阶级结构方面

⑤经济结构方面

⑥国际地位方面

⑦外交和国防观念方面

⑧思想文化方面

⑨政治制度方面


请你选择上述关于晚清社会巨变的任意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9 . “唐宋变革说”的提出与发展

唐宋之际,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取士不问家世、家族谱牒寝废、社会风气不同于前代等现象,有学者就此提出了“唐宋变革说”。这学术命题迄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最早明确提出“唐宋变革说”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他在1910年发表的《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指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但是刁培俊在《“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一文中指出,“唐宋变革说”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研究范式。虽然有变化,但并非所有事物均在“唐宋之际”发生了断裂式“变革”。实际上,唐宋之际有三个根本性的领域是延续和深化的:第一,从社会经济史领域着眼,在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下,以租佃制为主的农业社会是延续和发展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吃喝穿住等家庭日常生活,变化无多。第二,在政治体制方面,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等级授职制总体上是走向深化的;政治系统内虽因科举大盛而产生了社会流动,但就官僚队伍的整体构成而言,由荫补人官者(官僚世袭)依然占据了整个官僚队伍的大多数,唐宋两朝并无本质的区别。第三,在思想文化社会领域,独尊儒术的状况也不曾在根本上发生改变。传统的儒家纲常理念,或在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受少数民族影响较多,礼崩乐坏。入宋后,经过儒士们的努力,传统的儒家纲常理念基本返回到中唐以前的传统之中,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经两宋不断增多的读书识字群体的传布而更加深入民心。

提炼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提炼要明确,论述要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既相互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体现了新中国外交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本质上都是党和国家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具体实践。同改革开放前相比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重塑了当代中国外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整个世界的关系。中国认知国际环境和自己的国家利益出现根本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继续深入发展。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新中国外交,把握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的交汇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处理好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是我们回顾几十年来的新中国外交得出的启示。

——摘编自朱炳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3-2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