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在不同朝代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相权会有所加强,但相权加强的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相权过大则会受到压制。在皇权与相权关系变化过程中,两者权力平衡时,多出现国家兴盛、政通人和的局面;两者平衡被打破时,易导致官僚机制运行受挫的不良结果。

——摘编自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应考的有许多门第子弟,在家庭有家教染,并早已懂得许多政治掌故。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农村子弟骤然中试,进入仕途,对实际政治自不免生疏杆格。

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在未考之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通榜是考后出榜,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找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宋代有糊名之制,所凭真实考试成绩,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得不到真才。

唐代考试在礼部,分发任用在吏部,礼部及第,未必即或任用,因而仍多经各衙门首长辟署,在幕府作僚吏,而借此对政事先有一番实习.宋代朝廷刻意奖励文学,重视科举,只要及第即得美仕。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科举制变化。
2020-11-2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稳定的秩序,力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的周边环境;坚持独立自主、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以便集中力量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造。

材料: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变化一览表(部分)

时间外交方针、政策主要内容
194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955“求同存异”方针主张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中国在坚守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亚非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
70年代一条线、大片为对付苏联,建立一个最为广泛的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是反霸的主力;第二世界(发达国家)是争取和联合的力量;在反对美苏争霸时,为了集中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美国成为一支可以利用乃至联合的力量。
1982对外开放、不结盟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一切国际问题,中国将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周刊》自1923年创刊以来,很多中国人成为封面人物,周刊封面人物与国际大时代一起变化,折射出不同立场与视角下的历史变迁。

时间封面人物视角特征
1924 年~1949年吴佩孚(1924年)、蒋介石(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1931年10月)、溥仪(1934年)、汪精卫(1935年)、蒋介石(与溥仪、日本天皇、斯大林,1936年2月)、蒋介石(1936年11月)、蒋介石与夫人(1938年1月)陈诚(1941年)、蒋介石(1942年6月)、宋美龄(1943 年)、蒋介石(1945年9月)、蒋介石(1948年12月)关注政治重大事件,重点描绘蒋介石,突出其个人形象
1949 年~1977年       毛泽东(1949年2月)、毛泽东(1950年12月)、周恩来(1954年)、蒋介石(1955年)、毛泽东(1958年12月)、刘少奇(1959年10月)、毛泽东与切格瓦拉、赫鲁晓夫(1960年8月)、毛泽东与尼赫鲁(1962年11月)、林彪(1966年)、毛泽东(1967年1月)、周恩来(1971年11月)、毛泽东与尼克松等(1972年)、邓小平(1976年)、江青(1977年)关注政治重大事件,悲观审视为主,重点描绘“红色中国”领导人
1978 年~1997年邓小平与卡特(1978年12月)、邓小平(1979年1月、2月)、邓小平(1983年)、拿着可口可乐的普通中国人(1984年)邓小平(1985、1986年)、巩俐(1996年)、王菲(1996年)、邓小平(1997年3月)关注邓小平,情绪复杂
1998 年~2019年成龙(1998年)、周润发与杨紫琼(2000)、张艺谋电影《英雄》(2002年)、张惠妹(2002年)姚明(2002年)、周星驰(2003年)、周杰伦(2003年)、李彦宏(2018年)、刘翔(2008年)、习近平(2015年)多视角描绘东方中国

从中任选时期(一个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历史解读(赞成、质疑、补充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历史解读视角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阅读上面统计表,从中提取与中国革命相关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一直到龚自珍,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朝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短暂,却以一个组织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1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它有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一个官僚机构、军用驿路和北方的长城组成;所有这些使中国得以维持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满人跟蒙古人一样都是外族人,但却成功地统治了中国,因为他们在维持行政控制时给了中国士大夫以显赫地位和参政机会。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一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在普通的时代里这种秩序或许可被看作是幸事。但是现在却是在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一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噩梦,而非幸事。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当时在西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但与中国人的观念却仍是背道而驰的。

       ——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稳定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题目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3-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

材料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战争迅速展开。

——据百度百科整理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并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历史知识论述其原因。(要求:根据材料写出变化,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是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即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它把世界上最丑恶的形貌一丝不变地保存了三四千年”.20世纪初叶,马克斯·韦伯等西方学者提出的精神文化决定论给这种观点涂上了理论色彩……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自停滞论出现之日起,中外学者即不断与之商榷和争鸣,并在争辩中使中国历史变迁论得到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吕振羽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到近些年出现的“市场经济萌芽”“近代化萌芽”“早期工业化”等新概念的提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10-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宋元明清“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特点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不畏强权,敢于抗争。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7-11-25更新 | 24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阶段性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