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小中国”到“大中国”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材料一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元朝疆域图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郑炜、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演进历程中“中国”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2-02-16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三中、滕州一中、枣庄十六中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具体而言,从唐到宋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②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③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的成熟;④朋党由贵族权力斗争过渡到政见之争;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⑥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根据材料,从学者提出的唐宋变化中任选两点,结合所学知识为其提供历史依据。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历朝地方政府层级体制情况统计



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层级体制变化的演变规律,选取其中一个特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2-01-01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8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体西用”一般认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关于其作用和意义,史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如表3所示。

看法代表人物
“中体西用”充分体现了洋务运动目的和手段的根本矛盾,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与实际行动的行不通,硬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体系糅合在一起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黄逸峰、姜铎等
“中体西用”虽有局限性,但主流是进步的,是发展变化着的革新进取思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来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季云飞、陈旭麓等
“中体西用”是一种由积极走向消极反动的社会思潮。1894年中日战争以后,其逐渐丧失了历史进步意义,成为中国社会继续近代化的思想障碍。丁伟志、何继龄等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1-0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唐、北宋时期杭州户数变化表(部分)

朝代地名户数
隋代余杭郡15380
贞观年间(627﹣649年)杭州30571
开元年间(713﹣741年)86258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杭州202816
崇宁年间(1101﹣1106年)203574

﹣﹣据《乾道临安志》宋史•地理志资料制表

材料二:如图:金军南下和宋高宗逃跑路线

注:“临安”县名始于晋太康元年(290年)。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临时“行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宋选择临安为“行在”作出合理的解释。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7 . 下表是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年严均增长率1952年~1978年1978年~1995年1995年~1999年
GDP6.1%9.9%8.3%
农业2.1%5.1%3.7%
工业11.5%12%10.3%
服务业5.5%11.8%8.2%
劳动生产率3.5%7.1%7.3%

——摘编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1949-2001)


运用材料和正确方法,绘制中国C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折线图,并对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2021-03-1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县、国
隋、唐前期州(郡)
唐后期、五代州、府
宋、金府、州、军、监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州、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依据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其探索成果见下表。

时间来源主要内容
1956陈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新问题》的报告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1979邓小平会见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第一次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当时市场经济主要是指市场调节
1982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计划经济示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2-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山东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边疆治理是任何一个致权都要面临的问题。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的边疆治理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辩其流脉,不外乎两种:一是“因俗而治”,一是“边疆内地一体化”。虽然两种治理政策在不同时期所扮演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是基本上没有含它而存在,而是互为参用。均对中国边疆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陈跃《中国边疆治理政策的双重变奏》


试结合清朝边疆治理的相关知识,论证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1-0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