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含义
时段
人民权利
民主政体
民选领袖
君主
总数
1864—1894
12
323
7
5
347
1895—1900
149
640
102
7
898
1901—1908
391
1210
39
0
1640
1909—1914
76
490
16
0
582



阅读以上材料,任选两个时段,提取有关中国近代对民主问题关注程度和民主内涵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简要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期六月段测文综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3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