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1 . 明代嘉靖年间的汪道昆说:“厉商则厉民,商利而农亦利。”张居正说:“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清康熙年间《海丰县志》记载:“商贾失业则商贾贫,农以商贾失业而莫之与贸迁也,而农亦贫。”这体现出明末清初(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动摇
C.经世致用思想转变了价值取向D.封建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2024-05-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国家不再像过去只是采取消极的招邀和奖励外商来华进行贸易,而是先后七次派遣郑和率船队远航,经历了30余国,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并且每次回航还邀请各国使节来中国访问。欧洲殖民者东来后,葡萄牙人开辟了由欧洲经印度果阿、南洋群岛、澳门至日本的航线。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贸易航线,这条航线通过广州和福建的海商,供给马尼拉丝绸、瓷器、绵纱、棉布等物,再由马尼拉大帆船运到墨西哥和秘鲁,也被称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经营海外贸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无论是严格执行海禁时期,还是开放海禁时期,对外贸易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

——摘编自李萍《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对外贸易》

材料二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也并非凭空跳跃,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个屈辱与振兴并存的转型时期,无疑也给丝绸之路打上了时代烙印。从“近代丝绸之路”的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特别是晚清民初,我们从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可以看到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只是中国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民国时期,中国丝绸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价格变动受国际市场需求决定,曾经一度出现繁荣局面,南浔出了许多著名的丝绸商人,形成了“浔商”群体。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原来对边疆民族王公贵族的丝绸赏赐及贸易活动停止,陆路丝绸之路受到影响。随着国际市场萧条,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先进丝绸制品的竞争排斥,技术落后、式样陈旧、单调的中国传统丝绸急剧衰落。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开通“欧亚大陆桥”,又提出以古代陆路丝绸之路为基础的“新丝绸之路”,到了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进入以“我”为主的发展新时期。

——摘编自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丝绸之路”与明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条件。
2024-05-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清朝中期的科学家阮元在其编撰的《畴人传》中,不仅辑录了275位中国优秀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历法家等的资料和主要研究成果,还对41位西洋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来华传教士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主要缘于(     
A.西学东渐的强烈冲击B.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C.异域文化的强势崛起D.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
4 . 从1843年至1860年,上海、香港、宁波、福州、广州、厦门共出版各种西书434种,其中属于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合信的《全体新论》、蒙克利的《算法全书》、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等著作渐次传入中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东西方科技发展差距缩小B.通商口岸开通客观上推动西学的传播
C.列强加剧了对华经济侵略D.精英知识分子吸收西学的主动性增强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革命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但此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强大。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去团结一切同盟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会在社会上产生大的影响,更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

材料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革命对象,在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灭我中华毁我民族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阶段。除极少数亲日派、大汉奸外,从农民到地主,以工人阶级到英美派的买办资产阶级,从共产党到国民党,无不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国民党拥有全国性政权及数百万军队,共产党过去曾有过三十万军队及数百万人的政权,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尤其是经过艰难困苦的长征,力量已大大削弱。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别,力量又不平衡,决定了统一战线在对外进行民族斗争的同时,内部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

——摘编自袁永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当时“革命力量薄弱”问题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2024-05-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文景时期,文人多集中在诸侯身边,故而作赋亦在诸侯,此时强势的诸侯多好奢贪乐,因此赋的内容包括颂赞和婉劝。武帝、宣帝时期,赋逐步脱离了与诸侯相关的元素,而单独为皇帝一人服务,内容多为颂赞式。这一过程反映出(     
A.士人缺乏社会责任B.专制皇权的加强C.汉赋成为官方文学D.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4-05-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所示是北京故宫所藏的清代前中期部分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可用来说明清代前中期(     
时期名称所记录事件
康熙时期北征督运图册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时,西路大军向前线运送军粮
雍正时期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的情景
乾隆时期潞河督运图卷清代乾隆年间潞河及通州的漕运实况
A.边疆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漕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D.绘画艺术形式出现了创新
2024-05-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朱德曾谈及,1927年之后,党内干部“只有北伐战争的经验,没有游击战争的经验,不知道分散出去争取群众,武装群众⋯⋯没有在江西、湖南就地深入农村去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却忙着南下打广东,争海口,进行大规模正规战”。其意在强调(     
A.苏俄革命模式的可行性B.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性D.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2024-05-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据统计,1952年全国增产节约总值达到 31.7亿元,其中增产总值达到 11.6亿元,节约生产和基本建设成本13.7亿元,流动资金 6.4亿元。据此可知,该运动(     
A.反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确保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调问题
2024-05-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学家不仅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原核心区的嵩山周围,不断发现粟稻共存的现象,而且在豫西、关中和晋南的不少仰韶文化遗址处,也发现了高处种粟、低洼处种水稻的混种现象。据此可推知,当时(     
A.耕作方式先进B.私有制的产生
C.多元文化并存D.南北物种交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