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 “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2024-01-22更新 | 1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023-10-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守仁相近的是(     
A.陆九渊B.程颐C.朱熹D.程颢
2023-10-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
2023-06-13更新 | 1091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2023-05-29更新 | 1012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中外学者对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统计,据此可以推知,古代中国(     
时期统计
春秋时期齐国的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
汉代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
唐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
宋代城市人口至少占总人口的10%以上
清代非农业人口约占17%
A.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B.汉唐时期的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C.生产方式的质变加速人口增长D.经济发展受制于城市化的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2022-12-19更新 | 310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9 .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商帮之一,其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百折不挠的“徽骆驼”精神,以及“贾而好儒”的特质,热心公益的风范,是广为大众所熟知的。然而在明清小说中,文人们塑造的徽商形象,却摆脱了财富和权势带来的光芒,尽显吝啬之志、贪财之形。这一反差表明(     
A.商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B.明清时期徽商逐渐没落
C.徽商形象取决于文学塑造D.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创作成就显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 生活作为创作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工匠等进入文学殿堂, 一改过去那种以帝王、将相的发迹史作为描摹对象的文学作品形式。文学作品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统一各民族联系加强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印刷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D.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