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子》一书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丰富的粮食储备调节思想。它提出“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彼守国者,守谷而已矣”。为了尽可能地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供给,国家必须适时进行粮食购销活动,“故善者委就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主张进行“逆向调节”,即“以重射轻,以贱泄平(贵)”,当粮价下跌时,国家以高价收购,当粮价上涨时,国家以低价抛售储备粮,以此维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还提出了分级储备制度,倡导储备与国力相适应的粮食,“万乘之国,不可以无万金之蓄饰;千乘之国,不可以无千金之蓄饰;百乘之国,不可以无百金之蓄饰。”《管子》粮食储备调节思想成为历代调控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依据,一直为后世所继承。

——摘编自刘甲朋《<管子>粮食储备调节思想探析》

材料二: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康熙以与民休息为执政原则,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他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对于垦荒者给予更多优遇。实行“更名田”,将明藩王土地给与原种之人,改为民户,使耕种藩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实行蠲免政策,蠲免的种类有免征荒地田赋、灾荒蠲免、普免钱粮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二十六年(1687年),先后将河南、直隶、湖北等九省田赋普免一周。五十年(1711年),又将全国各省钱粮分三年轮免一周。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5亿5千万亩增加到康熙末年的8亿亩以上,农耕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粮食储备调节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康熙时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时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措施的影响。
2023-12-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元明戏曲小说中,唐代诗人李白被塑造成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仙。元明文人对李白的形象塑造(       
A.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B.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
C.宣扬了儒士兼济天下的价值观D.寄托了士人的心理期待和追求
2023-08-04更新 | 833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至巴里坤一带,地亩颇为宽广,自(乾隆)二十六年移驻户民,至今已有一万余户,兼之满洲、绿营俱系携眷驻防,又商民、遣犯人烟聚集,已至数万,实为边疆繁盛之区。迩年改设州县,添筑城堡村庄,居然内地。……嗣准勒尔谨(陕甘总督)将应送伊犁户民六百四十二户于今春移送到屯。奴才即照预为拔定处所,备盖房间安插,并将应给口粮、籽种、马匹、农具、地亩一一发给,俱各欢欣得所,无不盛颂皇恩。

——摘编自《乌鲁木齐都统索诺穆策凌为复甘肃被灾贫民移往新疆屯垦事奏折》

(注:乌鲁木齐都统,始设于1773年,为新疆东部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地位仅次于伊犁将军。索诺穆策凌是首任乌鲁木齐都统。上文奏折事发生在1777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在新疆进行屯田开发的措施。

材料二   历代新疆屯垦规模及形式

朝代

人数面积

时间

形式

西汉

20000多人50万亩

113年

军屯为主

东汉

5000人10万亩

128年

军屯为主,少数犯屯

魏晋

2000人4万多亩

96年

军屯为主、少数犯屯、民屯

隋朝

3000人6万多亩

10年

军屯为主、少数犯屯

唐朝

50000人50万亩

160年

军屯、民屯、犯屯

元朝

57000人100多万亩

20年

军屯为主、民屯为辅

清朝

120000人960万亩

195年

军屯、民屯、犯屯、旗屯、商屯、回屯

材料三   历代新疆屯垦地点示意图


——摘编自邓德芳、段汉明《古代新疆屯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力机制分析》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新疆屯垦的特点及意义。
2023-07-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而“非为君也”,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这些主张(       
A.彻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023-07-02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功过格是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社会的善书,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功”与“过”,年终进行功过核算。如《了凡功过格》“准百功”有“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为人延一嗣”等条目;《太微仙君功过格》“过律”有不仁、不义、不善等。功过格的流行反映了(       
A.儒家伦理世俗化、民间化B.基层社会推行自治管理
C.佛教的兴盛影响社会生活D.统治者的思想文化专制
6 . 清初热河蒙地的状况
1汉族农民给蒙旗王公贵族做工种地,后者以土地耕作权作为工资支付给汉族农民。
2蒙旗公署或王公贵族将大片荒地交给汉人“揽头”,由揽头召佃垦种,垦荒佃农通过向揽头缴价等方式获得永佃权。
3蒙族贫苦牧民、箭丁以“倒卖”、卖契的形式,将土地耕作权卖给汉族农民,保留单纯的收租权。
4在佃农对土地长期耕作或佃权的多次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永佃权。
此表信息反映了清初热河蒙地(       
A.自耕农经济发展B.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
C.生产关系的调整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2023-07-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明中叶起,人们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种种现象掀起一场争论,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从发展地方经济出发主张开放贸易,反对国家政府的种种限制;有的则提出农末相资,有无相通,打破封建割据的分散局面;有的则主张开通海禁,利国利民。这说明了(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B.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与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
2023-03-23更新 | 38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江南”这一概念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早期文献中,“江南”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 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比较确切的江南概念到唐代才最终形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唐前期以山川形便原则来划定地理区划时,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由于江南道地域过于广袤,各地差异巨大,唐玄宗时期,又把它分成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两部分。今日浙、闽二省与苏、皖南部被划为“江南东道”,其余地区则列入“江南西道”。唐后同期,江南西道又一分为二,西部设置湖南道,东部仍称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南东道则被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道。到了宋代,为着财政上的方便,设置了许多“路”,唐时的江南东道被分为两浙路、福建路与江南东路。明清以来,江南指的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更加狭义的范围,则仅指太湖流域。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文化高度繁荣,迄今为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摘编自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周振鹤《释江南》

请以“江南”概念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01-19更新 | 45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揭帖”原为明仁宗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密揭作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内阁宰相地位确立起来B.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C.行政决策体现民主原则D.内阁参政地位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