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春秋末期,孔子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主张顺其自然,“使民无知无欲”“无为则无不治”,这表明二人主张(     
A.重建伦理和政治秩序B.通过道德教化治理国家
C.维护商周文化的地位D.以民为本缓和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时,用“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周而复始”来介绍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墨子B.孔子C.老子D.韩非子
2024-0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据此可知,材料蕴含的思想属于下列哪一学派(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
2023-12-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释疑》解读:“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札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由此可知,孔子思想(     
A.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B.以继承传统为目标
C.有助于恢复西周制度D.兼具文化和政治功能
2023-12-0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统治者采取有为的措施,那将会使民众自以为“智”,违背道,丧失“初心”,热衷于争夺,纵欲妄为,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国家大乱。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A.墨子B.孔子C.老子D.韩非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或许仅仅由于巧合,在古代世界的三个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政治的根本区别,……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国伯恩斯和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学派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学派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3-10-25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这句话表现的是(     
A.墨子的非攻思想B.庄子的宇宙观
C.孔子的仁爱思想D.老子的辩证法
8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强烈的民本色彩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0-17更新 | 22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反映了儒家学派(       
A.把富民安民作为终极目标B.发家致富的功利思想
C.民富才能国安的民本思想D.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抱朴子·诘鲍篇》:“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空泛而无束缚),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紫(牵绊)无辱。”与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