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民贵君轻”
C.维护周礼
D.倡导“为政以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能不能提出一个政治理想国理论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原则,是衡量能否成为政治思想家的基本标志之一。孔子留下的言论虽然很零碎,但有关这个问题的阐述还是比较明确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国和政治原则就是他常说的“有道”二字。总的说来,孔子的“有道”的政治理想包括所有人都要按照“礼”的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为了维护礼之“分”,不使其走向破裂和对立,要在“分”中注之以“和”与“仁”。

——摘编自薛明珠《孔子“有道”的政治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三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所谓“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为“忠恕之道”。为调节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孔子要求双方互相尊重。比如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政治理想的主要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老子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万物负阴而抱阳”,他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观点,这体现了老子的
A.道的思想
B.无为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以柔克刚思想
2019-10-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0年9月28日,“第三届中华文化快车——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交流活动在北京孔庙举行。下列与孔子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经》《尚书》《春秋繁露》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1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27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
(3)据材料二、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什么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两位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018-07-07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试题高二下学期4月考历史试卷
9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350次组卷 | 1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表述能够反映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D.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