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法家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为心”。历来强调“立公去私”“令尊于君”的法治观,强调赏善罚恶,主张用法来惩奸除恶,如韩非子就曾主张“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等。法家的这些主张(     
A.构建了完整的法治理论B.否定了人性的正常需求
C.顺应了政治变革的趋势D.推动了争霸时代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他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他的学说(     
A.是思想集大成的产物B.体现无为而治的思想
C.是古代中国主流学说D.反映汉初的社会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相关记述出处
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史记》
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韩非子·定法》
商鞅“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于制民。”
“法者,所以爱民也。”
《商君书·画策》
《商君书·更法》
A.战国时期出现各家学说融合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的理论创新
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忠君”D.法家学说蕴含了“民本”的思想
2022-10-23更新 | 29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聚仁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韩非子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社会才能安定。”材料说明
A.中国法律体系比西方法律体系更加完善B.中西方法律都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要目的
C.西方法律对近代法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D.中国法律十分严苛并且极力维护君主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某一学派认为周文王因施行仁义而王天下,数百年后的徐偃王奉行仁义却丧其国,并提出了“时移而法不移者乱”的观点。下列符合该学派思想主张的是
A.克己复礼B.君主集权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绣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该言论出自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韩非子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善于做君主的,只能行赏罚,去仁义。这表明,韩非子
A.重视国家富强B.反对任人唯亲
C.提倡明君执政D.主张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9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由此可见
派别认识
道家《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儒家《孟子·离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
法家《韩非子·心度》“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家思想家们还提出“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等立法原则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2021-09-05更新 | 100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2021-06-08更新 | 536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