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       
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
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四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2-06-01更新 | 10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集宁市一中(西校区)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4 . 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致使“私学勃兴”。此社会现象
A.表明古代教育实现公平公正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标志着儒学体系的基本确立D.表明古代文官体制的初步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1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政治人物辅佐的主张或举措诸侯国
子产郑国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魏国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楚国封君子孙“三世面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捕不急之官
商鞅秦国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2021-09-09更新 | 67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
A.无为是治国之道B.尚古崇德是根本
C.重视规则和秩序D.强调要顺应自然
8 . 《汉书•艺文志》称:“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思想文化趋向统一
9 . “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材料中“争”的实质是( )
A.确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C.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D.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
2021-03-15更新 | 223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高三5月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2021-02-07更新 | 385次组卷 | 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