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不断壮大。他们不仅要接受教育训练,还要了解过去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学习先辈们在战斗中临危不惧、为国牺牲的精神,理解“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思想理念。这(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说明儒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表明士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D.反映出士阶层推动社会变革
2 .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农业动力的变革引发了整个社会纷繁复杂的大改组,促使一个以才学立身的社会阶层活跃于世。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A.私学取代官学的影响B.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
C.诸侯变法的思想渊源D.百家争鸣兴盛的背景
3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A.春秋争霸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战国兼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将百家争鸣称之为“哲学的突破”时期的帕森斯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就诸子时代而言,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A.实现“哲学的突破”B.呈现气血相承精神C.奠定传统文化基调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2021-10-08更新 | 1019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成为潮流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共识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
2021-09-20更新 | 721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B.“罢黜百家”和启蒙运动
C.“罢黜百家”和宗教改革D.“百家争鸣"和智者运动
8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百家争鸣C.宋明理学D.三教并行
9 . 进入战国,儒、墨渐成显学,阴阳、道、法、名、农蜂起,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不可胜道,仅《史记》所记,就有孟子作书七篇,慎到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等等。材料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B.“土”阶层的活跃和受到重用
C.呈现出“礼崩乐坏”的时代特色D.社会文化呈现相互对立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B.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儒家学派的地位下降D.中国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