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朝廷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由各家儒生讨论形成共识后,再由章帝亲自裁决,会后班固将会议内容编订为《白虎通义》刊布于世。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推动学术的自由发展B.强化了思想大一统
C.带来思想活跃的局面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朝廷令蔡邕等人校正《鲁诗》《尚书》《周易》《春秋》等典籍并刻成石书,立于太学门外。“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辆),填塞街陌”。熹平石经的刊刻,有利于
A.树立儒学正统B.楷书艺术发展C.汉字走向成熟D.推动私学兴盛
2022-03-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西汉不同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引起图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流动加快B.丞相权力削弱C.儒学地位提升D.外戚干权严重
2022-03-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表明
A.独尊儒术推动思想统一B.文治武功促进文教发展
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D.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西汉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礼记》等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据此可以印证下列哪一文化史实?
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B.刘贺致力于改造儒学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022-02-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曾经告诫大臣们,“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已经成熟B.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D.形成了官员考核的唯一标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材料一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保证嫡长子的纯洁性,周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周礼》记载:“王者立后、三夫人、九缤、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西周礼制还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男女未成年不得成婚。《礼记·曲礼》记载:“男女无媒不交。”西周婚姻的成立,程序上必须符合“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完成六礼后,婚姻关系才算成立。

材料二   汉代统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礼的调整作用,注重引礼入法。汉代不仅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还强调和倡导女子从一而终。其中,汉代的“三纲五常”是伦理道德准则,也是立法的最高原则,其中“夫为妻纲”为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妻子必须遵循丈夫的想法和决定,以丈夫为尊。在结婚要件中,汉代遵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和“六礼”;汉朝从人性出发,认为男女年龄太小做父母是不理性的,鼓励晚婚。

材料三   唐代,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开化,社会理念开放,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唐代的礼俗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变化。例如:离婚比较自由;妇女地位较高。在婚姻成立上,《唐律疏议·户婚》记载“为婚之法,必有行媒”,说明“媒约”的介绍是唐代婚姻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唐律首次提出了同姓不婚、亲属不婚、良贱禁婚以及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结婚的禁止性条件。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婚姻制度和西周婚姻制度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汉代婚姻制度注重“引礼入法”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概括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
C.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地方豪强势力的不断膨胀
2022-01-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6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
统治者举措
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
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
汉武帝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A.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B.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C.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D.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2022-01-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经为高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人仁先后官至丞相。这说明,汉代
A.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B.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C.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D.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