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摘选自史书所载两晋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重要历史人物

事迹摘选

前燕政权奠基者、鲜卑慕容部慕容廆“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于是推举贤才,委以庶政……鲁国(鲁郡)孔纂以旧德清重引为宾友,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
南凉开国君主、鲜卑族人秃发乌孤“梁昶、韩疋、张昶、郭韶,中州之才令;金树、薛翘、赵振、王忠、赵晁、苏霸,秦雍之世门。皆内居显位,外宰郡县”
西晋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刺史张轨“俄而王弥遂逼洛阳,及京都陷,中州避难者日月相继,轨分武威置武兴郡、晋兴郡以居之”
后赵国主、羯人石勒“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于是擢拜太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

——摘编自《晋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士庶通婚。北魏文成帝拓战浚曾下令“皇族师傅百王公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使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曾下令”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这反映了(     
A.北魏的民族歧视B.士族的利益受到侵犯
C.中央集权的加强D.门阀政治的畸形发展
2023-03-18更新 | 400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52次组卷 | 4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
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察举制度保障特权
5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北魏中期,私家佃农纷纷脱离世族庄田,世族地主要追回逃亡人口,势必将抢夺国家税户。这是与孝文帝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和对基层的控制相冲突的。李冲提出的三长制得到北魏中央高层赞赏。三长制是参照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制定的。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取乡人强谨者充当。三年没有过失,可以升迁录用。三长制与新租调力役制结合使北魏政府改变了过去乱征乱要的状况。同时,北魏政府还检括出了强宗豪族大量的“苞荫之户”,国家控制的税户因而增加。三长制的建立,健全了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机构,它既使均田制的推行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又使北魏政府增加赋役来源如愿以偿,这对北魏政权的巩固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北魏以后,直至隋唐中叶,各代虽有变化损益,但都基本沿袭了北魏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基本形式。

——摘编自青林《陇西李冲与魏孝文帝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三长制推行的效果。
2023-02-1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A.国家统一与吏治清明B.科技落后与经济停滞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社会繁荣与文化开放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元嘉……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ǒ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今浙江绍兴)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古代关中地区县名)之间,不能比也。荆城(即荆州,指今湖北、湖南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史料阅读”

材料二 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耕种,所以深入还末被圈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域不少的丘陵、山地,为旱作农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旱,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贡品。

——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问题》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穆先生在多种论著中谈到“北朝胜于南朝”:“(北朝)到底很快便建立起一个统一政府来。而且这一个政府,又不久便创设了许多极合传统理想的新制度 ……将来全都为隋唐政府所效法与承袭”。据此可知,北朝胜于南朝在于(     
A.民族交流趋势的凸显B.自身体制的不断创新
C.皇权与世族相互依赖D.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
9 . 《孝文帝出行图》(如下图)取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帝王礼佛浮雕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一队朝佛者,以孝文帝为中心,前拥后簇,神情泰然。画面中所有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这幅图(     
A.历史久远难以考辨B.艺术加工不可采信
C.全面展现社会风貌D.反映北魏改革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南北朝时期,崔、卢、王、谢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被“冠带”。只要有一个“高贵”出身,也就是凭借门第和父亲、祖父的官爵,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致公卿”。这反映出(     
A.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享有特权C.节度使势力强大D.两晋政治民主倾向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