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的演变。“舍人税地”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如丈量土地的技术、复杂的官僚系统等。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     
A.依靠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B.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
C.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D.利于减轻劳动者的赋税负担
2024-04-23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税法实施以后,京畿地区的农户“多取麦造面,而入城贸易”,其他地区的农民在卖出农产品之后,再次购入了农资、醋、食盐等日常用品,后又继续出售。部分农民除了从事农产品的买卖贸易,还从事蔬菜、棉花的生产经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让政府税收名目得以简化D.使税收形式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史料记载,青苗税是唐代巴蜀地区的一项重要税收项目,文宗太和四年(830年)五月,地方宣抚使崔戎上奏曰: “旧有青苗,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七、八百文,征敛不时。”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巴蜀地区(     
A.两税法有效活跃了农村经济B.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较高
C.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有所发展D.赋役制度完成货币化转变
2024-03-1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初期实行名为“诸色旨符”的财政预算程序,即在各地户口、田地、课丁上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州县的具体税收品种和数量指标。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B.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C.标志着两税法改革的实施D.精简了税收流程提高效率
2024-02-29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记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户口)浸坏,多非其实。……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材料表明(     
A.赋税调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B.土地情况的变化影响国家税收
C.唐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权削弱
2024-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代曾对女子晚婚者采取了累进课税法。“凡女子十五岁到三十岁以上不结婚者,分成五等,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即一个女子到了三十岁以上不结婚,国家每年要向其征收六百钱,相当于五个十五岁女子的算赋。这种累进课税法旨在(     
A.缩小贫富差距B.增加社会劳动力C.控制赋税收入D.扩大征税的范围
7 .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消除了社会的贫富不均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
2024-01-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魏、齐、周、隋,享国日浅,兵革不息,农民常少而旷土常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为解决这一现象,唐朝政府(     
A.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B.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C.调整租调制为租庸调制D.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70年西安市南郊出土的“怀集庸调”银饼。银饼正面刻有铭文:“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历史教材有关唐租庸调制的表述为,唐朝的主要赋税为租庸调制,针对21一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在研究租庸调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教材是国家出版发行的更权威更可信
B.两个材料都是研究同一种制度没什么区别
C.两个史料相互印证,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发展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身没有可信度
2024-01-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政府曾三次颁布均田令。其中关于不同年龄段的“丁男”“中男”授田数量略有调整。与此同时,唐朝还划定“宽乡”和“狭乡”,其中,狭乡只按法定数额的一半授田。由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A.合理优化了全国人口分布B.以严密的户籍登记为基础
C.有助于解决土地兼并顽疾D.易导致国家出现征兵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