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史载,康熙年间,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这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是就“御门听政”。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使决策方式日趋复杂
C.提高了皇权统治的效能D.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1-07-25更新 | 807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军机处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权力非常大,他们所拿的奏折可以绕过内阁、议政处,直接送达总督、巡抚手中.别人无权拆阅,这种传达方式叫做“延寄”。由材料可知“廷寄”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的权力
C.减少了决策失误D.使军机处掌握最高决策权
4 . 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必须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有效防止外国资本的入侵B.直接导致了鸦片走私猖獗
C.促使清廷的关税收入锐减D.阻碍中国与世界潮流接轨
5 . 康熙年间的名士阮旻锡在《海上见闻录》中说:“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康熙的这一措施
A.阻断了中外交流B.解决了倭患问题
C.限制了民间贸易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1-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唐、宋、明、清四朝皇帝与大臣关系变化情况简表。它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C.宰相、大臣逐渐私窃皇权D.政治决策的方式渐趋僵化
2021-06-21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乾隆时期,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正式章程。清廷颁布这些章程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专制皇权统治B.阻止西方殖民入侵C.杜绝国内技艺外流D.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8 .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台湾派人议和,康熙帝颁旨坚称“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据此可知,当时
A.康熙力主和平招抚台湾B.台湾正处于外国殖民统治之下
C.施琅建议武力统一台湾D.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2021-06-07更新 | 1019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自己工作的描述。这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一起“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负责执行皇帝颁发的政令D.掌握审议权负责审核政令
2021-06-02更新 | 80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史稿》记载:军机处“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常日待直,应对献替,巡幸亦如之”;《枢垣记略》也记载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镨写,均不应稍有遗漏”。由此可知,军机处
A.与内阁的职能相似B.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可以参与军国机要D.军机大臣是实权宰相
2021-05-13更新 | 419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