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0 道试题
1 . 从1960年夏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粮食供应紧张局面。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了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了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了70%。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观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C.苏联的背信弃义D.重工业的畸形发展
2023高一下·浙江·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64年,中共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作出了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大力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     
①加快了国有企业的转型       ②增强了国防力量
③推动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④改善了工业布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3-06-16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宣传画《赤脚医生颂》(1972年)。这幅画作(     
       
       赤脚医生颂(诗配画)
       宋贤邦
革命青春似火红,身背药箱采百草。
毛主席教导记心中,广阔天地为工农。
A.具备了史料与艺术的双重价值
B.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
C.展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
D.宣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2023-06-13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含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西迁云南,到达昆明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迁伊始,西南联大仅有文、理、法商、工学院,在校学生1506人。而到1945年,西南联大有5个学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电讯和师范)和一个先修班,5个研究所(下设17学部),比西迁前有了极大的增长,前后在校学生约有8000人,毕业生有3800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西迁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了若干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这些著述并非只是书斋里的经学玄论,许多学术理论研究都能够从中国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兴盛与发展,其中不少思想在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杨邵军《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

材料二   北京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方针,提出并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该报告中写道:“减少沿海城市高等学校招生任务,相应地扩建内地学校,提前在内地增建新校等措施……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准备在两三年内全部迁出”。1956年,第一批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身背行李,登上了开往西安的专列,历经数年的大规模迁校由此展开。西迁师生员工的车票上,有一行字特别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可见,交通大学的西迁,不是交大一所学校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的重大抉择,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摘编自彭薇《交通大学“西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
5 . 1969年,尼克松政府宣布放松与中国人员交往和贸易的限制,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开始解冻;1971年,白宫规定了对华非战略性项目清单,大幅度解除了对华贸易禁运;1972年,美国第三次宣布放宽对华贸易出口的限制。这些措施的实施(       
A.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新发展B.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成了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D.表达了中美人民的愿望
6 . 如图是一则雷锋日记。上面内容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则日记(     
   
A.反映了无私奉献的社会新风尚B.折射出经济的困难局面
C.体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渴望D.彰显了热爱集体的品质
2023-06-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3-06-09更新 | 5881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1960年初,红旗渠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历时十年,大渠盘绕在太行山腰,逢山钻洞、遇沟搭桥,共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条。红旗渠的开凿说明(     
A.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高涨B.“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国民经济遭遇了重大挑战D.“左”倾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改变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而且还直接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在新中国成立后约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全面遏制,由此导致中美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敌对与冲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苏联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中国北部的安全威胁愈益增强。这些重大因素,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包围,直至发动联合武装干涉。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欧各国迫切需要苏俄这一广阔的市场。1921年3月,英国首先同苏俄签订贸易协定。1921年4月,列宁提出,“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和托拉斯之间的相互敌视,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1922年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欧洲国家经济会议上,苏俄首次同资本主义国家外交代表接触,但未达成任何协议。苏俄代表在会外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两国同意在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条约打破了帝国主义建立反苏统一战线的企图。到1922年底,与苏俄订立贸易协定的已有十一个国家。

——摘编自任众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对其封锁包围的原因以及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0 . 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     
   
     《提高文化》
A.展现了合作化运动的新成就B.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贯彻了“双百”方针的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发展的社会新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