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A.重视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2 .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2023-04-01更新 | 1040次组卷 | 110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乙巳

A.清末新政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陈庆之在宴会上振振有词:“魏朝甚盛,犹日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他在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回到梁朝对人说:“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2023-01-09更新 | 222次组卷 | 115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2022-12-29更新 | 345次组卷 | 64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90次组卷 | 171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在选拔官吏上,军功制和养士制替代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由于秦王朝的短命教训,汉朝统治者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以察举制为主体的选官体系,实现了古代王朝由马上得之到文治的转化。为了剥夺地方长官的选官权并取消察举不实的弊端,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制的替代。到了隋唐,科举制正式诞生,并显示出它与帝制王朝政治的巨大亲和力。到了宋朝科举制在技术方法上不断完善,终于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摘编自孙录见《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材料二唐代的科举制度承接历史之先河,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极大地打击了封建士族地主的政治势力,进一步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大唐王朝向整个地主阶层大开了仕途之门,这有利于笼络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此外,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大唐时代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大力发展。

——摘编自邓中平《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9 .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张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政务”并设置印信、公文和僚属,这说明(     
A.三省制度完全破坏B.中央机构集中度加深
C.六部职能出现强化D.尚书省长官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王朝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丢失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开元四年(716年)营州失而复得之后,唐王朝改变以往军城镇戍体系,于开元七年设立了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于开元二十九年兼任平卢节度使。由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立(     
A.源于边疆形势的紧张B.促进少数民族内迁
C.提高了边疆行政级别D.说明唐朝军力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