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盐汽水是预防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热痉挛的功能性饮料。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盐汽水,并为其制定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尽管当时盐汽水的利润低于甜汽水,汽水生产厂仍将它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还有一些高温工矿企业自行建立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     
A.展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成果B.反映了当时重工业落后的局面
C.受到“一边倒”政策的影响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4-04-25更新 | 152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

——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50—1976年中国与以上四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并加以解释。
2024-04-23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五代会要》载:“长兴二年(931)八月敕准仪制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于道路分明刻牌,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晓示路人,委本界所由官司,共加巡察。有违犯者,科违敕之罪。”这可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的加深B.儒学思想融入法令
C.长途贸易的繁荣D.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2024-04-23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明太祖曾称:“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在下者虽存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这种治国理念的本质是(     
A.外儒内法B.尊法敬天C.礼法结合D.尚法存礼
2024-04-23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广东卷01)-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5 . 1942年,宿迁抗日民主政权“废除保甲制,实行村组制,建立区乡人民代表会议制,积极筹备召开参议会,改选县政府”。1943年,该县根据“三三制”原则,普遍实行民选。这些举措(     
A.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废除了农村封建制度D.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024-04-23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中后期,随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影响力的扩大,毁伤遗体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此后,中国医学解剖传统趋于消歇。材料反映出(     
A.医疗技术的发展定型B.国家主流意识的扩散
C.法律规范了医学发展D.伦理观冲击法律观念
2024-04-23更新 | 2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梁启超认为,必须等到多数国人具备公益心、自治力的国民资格,才能有国民政治。革命党人强调“建设新政府之模范,即为开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养人民之政治智识,习练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机关”。二者的分歧在于(     
A.革命与改良孰重孰轻B.平民与精英孰优孰劣
C.立宪与共和孰是孰非D.启蒙与变革孰先孰后
2024-04-20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广东卷第8题 中华民国:政党政治-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代实行户口与家中包括房屋家产等信息一并登记在册的基层管理制度。以下为秦简关于人口登记部分内容摘录:

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

甲室·人

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

妻曰某,亡,不会封。

子大女子某,未有夫。

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

臣某·妾小女子某。

牡犬一。

——摘编自王聪延《从“大索”“貌阅”溯源唐初户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汉代推行算赋、口赋、田租、算缗等赋税形式。其中“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高祖,贾人及奴婢加倍;汉惠帝时期,对民间女子1530岁不嫁的加收5倍。“口赋”是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武帝,从3岁起征,至元帝时改为7岁。“田租”也称田赋,是以土地物产为征收对象的赋税,高祖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算缗”是财产税,征收的对象是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及车船所有者。

——摘编自敖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增长》

材料三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家庭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赋税制度中体现的原则。
(3)有学者利用秦简来研究汉代的赋税制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
2024-04-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英国史上某一课题所收集的部分史料内容

人物或著作内容
13世纪英国神学家约翰国家治理体系犹如一个人,国王是头,而教士则是灵魂。“头由灵魂刺激和支配”“那些在人的法律范围内的上帝的大臣,低于那些在神的法律范围内的上帝的大臣”
13世纪60年代政治诗歌《刘易斯之歌》法律支配着国王的尊严……如果没有法律,他(国王)的统治将偏离正道
《爱德华三世镜鉴》根据普通法,任何人(也包括国王)都不应当攫取另一个人的财产,如果所有者不愿意和没有正当理由的话

材料二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一历史研究小组的研究课题名称并进行说明。
(2)写出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项有关法国的历史信息。
10 . 西汉时胡汉区别明显,被匈奴俘虏后的李陵身穿胡服,自认为已不同于汉人,胡服成为胡汉之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到了东汉后期,由于汉灵帝喜好胡服,胡服开始在京城内外流行。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胡汉族群间的区别消失B.民族之间的交流加深
C.华夷一体观念影响深远D.中原文化辐射力下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