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末,英王亨利五世正式在法律文件上使用英语。通讯交流的革命,尤其是印刷的革命则使英语有可能以文字的形式出版发行。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使英语不仅成为一种流行的语言文字,而且最终成为了一种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英国意识。在这种逐渐成型的民族意识基础上,英国历史上王权优于教权的传统对英国民族的形成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材料二   莫德尔斯基认为,一个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必须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第一,是有利的地理位置,或许是能够超然海外的海岛型国家;第二,具有一个有内聚力的、开放的、有联合能力的社会;第三,有领先的经济;第四,有能够全球投放的政治战略组织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英国显然是最有利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晓律《现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14—16世纪推动英国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的因素,并指出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简要解释为何说“能够长期成为领导的国家,英国是最有利的”。
2024-05-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2 . 《弟子规》写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它被清朝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康熙“圣谕十六条”强调:“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据此可知,清代(     
A.乡约教化功能弱化B.程朱理学焕发新活力
C.治国思想儒法结合D.重视道德伦理和教化
2024-05-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
3 . 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标准(     
A.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C.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D.有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隆会议后,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关系不断加强。19561964年,中国政府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对非洲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19701976年,中国援非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接受中国经济援助的非洲国家由1966年以前的11个增至1977年的29个,中非贸易总额也从1970年的1.7721亿美元增至1975年的6.7126亿美元。197510月,中国对非洲国家最大的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建成通车。此外,中国向非洲派遣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也越来越多。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逐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英、法等西欧国家仍力图保持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即使他们政治上放弃殖民统治,但仍然以援助、投资及培训干部等方式继续维持他们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西欧国家对非洲的援助在很多时候使非洲国家更加依赖外援,根本做不到授人以渔。19661969年尼日利亚内战期间,法国就曾向要求独立的伊格博共和国提供大量援助,希望借此染指该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

——摘编自吴秉真、高晋元主编《非洲民族独立简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西欧国家对非洲援助的共同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2024-01-20更新 | 503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5 . 1979年5月,国务院有关部门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大企业进行试点,在利润分配、生产计划、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试点企业部分权力。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下达了以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为核心的五个文件。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国营企业的监管B.推动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述及中国古代重要的赋役制度,唐初,“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唐中后期,“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明嘉隆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上述材料表明(       )
A.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B.农民赋役负担逐渐减轻
C.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与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政治与古希腊、中国相比的优势及其作用;
2023-11-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9 .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概要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梁启超的法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依据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然后作答)。用史实说明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023-10-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二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史试题(A卷)
10 . 1963年,周恩来在答美国《时代》杂志记者问时说:“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问题应该由大家来共同讨论,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这种讨论,甚至把有利于少数垄断者的决定强加给没有参加讨论的国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B.秉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2023-09-10更新 | 417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