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1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文件内容
1928《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条,土地的分配方法: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第四条,土地分配的数量标准: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1942《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第二条,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八条,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
195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条,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公有制的更高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
198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二条,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多种执政理念,请从材料中提取一种执政理念,并运用其他史实加以阐释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材料一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解读材料二的观点,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型式的生命周期由物质扩张和金融扩张两个阶段构成。在第一阶段,新世界经济型式的核心国家在新技术型式的长波增长中获得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旧经济型式的核心国家则因陈旧产业而陷入结构性危机和经济萧条。它们不择手段,试图保住霸权,却为新经济型式的核心国家实现经济突破创造了更多机会。至第二阶段,核心国家将自己的国际金融经济交换条件强加于其他国家,包括使用其货币、金融机构、对外贸易和运输的基础设施等。但另一面则是政府公共债务不断增加,经济生产力不断下降,金融投资比例超过生产性投资等。在此背景下,另一个新经济型式也在世界体系外围逐渐诞生。

——摘编自谢尔盖·格拉济耶《世界经济中心转换的规律性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经济中心转换”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20 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新学制的宗旨为“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图5为学制改革时期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其中一课的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以“教育改革与救亡图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转型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通常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史学界普遍认为,世界历史经历过以下几个重要转型期:15世纪至18世纪、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人类社会的转型变化。(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5-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世界的唐朝法律

原则、制度和内容方面的规定

唐律规定对同国的外国人之间与不同国外国人之间发生的犯罪作了不同的回应,即前者适用本国的法律,后者则适用唐朝的法律。用源自佛教的断屠月作为法律术语,来补充律典中原有的秋冬行刑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尚属首次。唐律规定一般犯罪主体盗毁佛像的,用刑是徒三年。但僧、尼盗毁佛像者,加役流®(仅次于死刑)

令、格、式方面的规定

唐令对唐人自国外返归和外国人来唐人员,由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即由地方政府主要解决他们的衣食和安置问题。唐格对久居唐朝的外国人娶唐朝汉人妇女为妻妾后,回国时能否带着她们一起回国做出答复,准别格诸藩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妻妾,并不得将还藩内。即不能帝着唐朝的汉人妻妾回外国。唐式对派往外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

中华法系的形成

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一些东亚国家派出本国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包括法律在内的文化。在日本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大宝律令》就是《永徽律》的翻版;《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这些东亚国家从中受益并成为中华法系的成员国,最终造就了中华法系。

——据王立民《论唐朝法律的开放性特征》

围绕“唐朝法律开放性”的主题,结合相关史实加以分析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华大地上的历代王朝或政权,尽管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号,但却以“中国”(华夏)王朝和非“中国”王朝进行区分。最迟在西周时期,周王所在的“王畿”被称为“中国”,并形成了以周王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思想体系,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是实现“天下大同”这一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春秋战国时期,有“中国”身份是诸侯争霸的有利条件,两晋南北朝时期则以“中华”替代“中国”成为诸多政权博弈的旗帜,宋辽金时期“中国”再次成为各政权博弈的政治借口;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将自己的王朝谱系写入黄帝谱系之中,都是为成为中华大地的“正统”王朝这一政治目的服务的。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远非“汉化”一词所能概括,也是“中国”认同得以形成的原因,多民族国家中国也因为中华大地上众多政权持续认同“中国”的存在而得以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个时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能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才能称之为剧变。在近几百年的全球化浪潮中,以下五次剧变,不仅波及了全球,更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进程和方向,我们至今仍生活在由这五次剧变所塑造的思潮、价值与世界之中。

第一次

英国:《大宪章》与有限政府的起源

第二次

美国:制宪会议与英国传统的集大成者

第三次

法国:大革命与现代世界的重塑。

第四次

欧洲:工业革命与人类进程的飞跃

第五次

苏联:苏维埃革命与世界格局的重塑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蓝田新乡约》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定者不仅在本土陕西几地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乡风研究,而且跨省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研,最后回归《吕氏乡约》的诞生地蓝田县进行调查走访,经反复斟酌考量,在2017年形成了《蓝田新乡约》文本。

内容摘录如下!

一、德业相劝

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美夫妻:友爱兄弟:敦教子女:勤劳致富:节俭持家

二、过失相规

远离赌毒;不得酗殴;杜绝假劣;不得诬讼;不涉邪教;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三、礼俗相交

友善礼让;婚丧从简;诸事循礼

四、患难相恤

扶危济困:赈贫恤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平等相待

村民自愿入约。由入约村民公推(选举)产生乡约理事会及相应组织机构。理事会由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并具有一定能力的乡贤或村民担任理事长。理事会应建立宣讲、表彰和奖惩机制,定期对模范践行乡约和有善行义举者给予表彰奖励,对违犯乡约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惩戒。

乡约的解释权归乡约理事会。

——据刘学智《〈吕氏乡约〉与〈蓝田新乡约〉》

结合材料,以“新时代的《蓝田新乡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革命、建设和改革,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以往没有遇到过,在书本和别国经验中也找不到现成办法,只能是靠中国人自己,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迈开步子,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正确路子来。

时间事件内容
1921年中共一大旗帜鲜明地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
1922年中共二大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中国旧势力盘根错节,反动政治经验丰富,我党理论准备、政治经验、国情了解都不足
1927~1928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盲目组织工农暴动,急于夺取重要城市以求打开大的局面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摘编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