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绝大多数书院仍然教习八股文。甲午战争前,郑观应等提出了“仿照泰西程式”改革书院的主张。甲午战后,梁启超等大声疾呼“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发布上谕将全国各书院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高等学堂、中等学堂、小学堂。全国各省书院改为学堂者约二十余所。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上奏,提出“今日书院积习过深,……必须正其名曰学,乃可鼓舞人心,涤除习气”。清政府再度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书院改学堂的热潮。至清朝覆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600余所书院改为各级各类学堂。

——摘编自邓洪波《晚清书院改制的新观察》等


(1)概括晚清书院改革的特点。
(2)简析晚清书院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代驿站的日常工作由专门的站户承担,驿站所需的费用和差役,出自站户和附近的农牧民,使得当地人们赋役沉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驿传由兵部下属的驾部负责,指示兵部大臣:“驿传所以传命而达四方之政,故虽殊方绝域,不可无也。”首先是规定驿站“专在递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等物”“凡公、侯、驸马奉命出使,其仆从及诸藩府使人,无符验者不得擅乘驿传船马,违者罪之”。其次,朱元璋认为马夫出资买马,还要早夜提供服务,比其他各种劳役都要辛苦,因而建议大臣们,是否可以按照驿路的繁忙程度,适当减免相关各县的田租。大臣们讨论后认为:“自京师会同馆至宿州,为驿十三,南至京师,西出秦晋,北抵燕蓟,其劳最甚,田租宜全免。自百善道至郑州,当陕西、山西二道,其劳为次,宜免三分之二。自荥阳至陕西、山西、北平,为驿一百二十一,其劳又次之,宜免三分之一。”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驿传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初驿传改革的作用。
2022-04-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世纪后半期至15世纪前半期是法国人与英国人交战的民族战争时期,快速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看到,法国社会各阶级如何同心协力参加到斗争中去,封建贵族、市民甚至农民的爱国热情何等高昂。法兰西民族性的形成就这样开始了,国王的战争推动了国王的时代来临。查理六世的时代,法国建立了常备军,成立了以职业兵组成的骑兵部队和弓箭步兵队。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偶尔征收的人头税,变成了永久性的税项,这大大有助于政府的正规化和增强力量。议会的数目增加了,巴黎的议会在司法管理及其政策制定方面大大加强了重要性和坚定性。就这样,在构成政府实质的军事、税务和司法方面,15世纪的法国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长久和正规的性质。公权肯定无疑地取代了封建组织的权力。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查理六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查理六世的改革措施。
2021-10-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奏院是北宋时期的新闻采编与管理机构。熙宁四年二月,王安石变法时期,宋神宗下诏,禁止军功授官与恩荫补官出任进奏院主官,“臣僚之家,不得陈乞子弟勾当”。同时规定由变法群体控制的中书门下掌握拟定进奏院主官阙员和复议人选的权力,但由反变法势力盘踞的枢密院负责候选人选。诏书还授命属于内侍机构的通进银台司监管进奏院,负责新闻的登记呈递。宋神宗以前,进奏院每五日编辑一次新闻,先要上交枢密院审查,后才能“定本供报”。熙宁四年十一月,反变法的一方进言,建议废除“定本供报”,因为变法阵营没有提出反对,最终得到神宗批准。北宋初期,进奏院新闻内容中规中矩、时效性不高。一些进奏院胥吏为迎合士大夫们的需求,便私自将朝廷内幕透露给民间小报。熙宁六年,朝廷颁布法令,加重了对进奏院内部泄露机密的处罚力度,并给予对举报泄密者更高的奖励。尽管宋神宗改革心切,但在变法与反变法双方争夺控制进奏院时,并不轻易表态。然而,在维护政权稳定,防止朝廷机密外泄方面,三方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摘编自魏海岩《王安石变法中的进奏院状管理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进奏院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北宋进奏院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甲午战争失利,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转折点。相较于“专用西法”的日本军事的飞速发展而言,中国无疑已经落后了。迫于内外压力,1901年光绪帝下诏宣布:“武科一途,本因前明旧制,相沿已久……著即一律令永远停止。”张之洞主张通过仿效开办军事学堂,大量培养中下级军官,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编练新式陆军之际,兴办起一系列随营武备学堂。这一时期的军事学堂结束了以往各自为政、混乱不堪的局面,军事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为了统一各学堂的学制和教学,清廷开始着手建立军事教育管理机构及军事教育体系。为了满足新军扩编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清政府广泛设立新式军事学堂,并积极派遣留学生赴外学习。辛亥革命前,军人的文化知识和军事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军人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已经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

——摘编自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事教育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武宗(1307年—1311年在位)继位时,元帝国貌似强大安定、实则弊端丛生。朝廷中枢用人,差不多都是在西北从征的蒙古、色目将领,国家税赋“所入曾不及半,而去岁所支,钞至千万锭,粮三百万石”。对此,武宗实行薄从宽大”的方针,大范围地封官进爵、增加赏赐,同时推行考课,筹备郊祀;颁行“至大银钞”、“大元通宝”和“至大通宝”,并许与历代纸钞铜钱混合使用,解决钱荒的同时平抑物价的过分波动。但新钞的发行冲击旧钞,出现物价飞涨。此外还扩大海运粮数量,提高盐引价格,增加赋税等。面对武宗的改革举措,监察御史张养浩在至大三年曾上《时政书》列举多项弊政:一曰赏赐太侈、二曰刑禁太疏、三曰台纲太弱、四曰土木太盛、五曰号令太浮、六曰风俗太靡、七曰异端太横等。至大四年,武宗病逝,继位的仁宗全盘推翻了他的改革措施。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武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武宗改革被废止的原因。
2021-12-08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税收制度混乱,盐税附加越增越多,影响财政收支平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将各省盐税附加一律划归财政部统一核收,同时公布《盐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国盐税的整理与改革工作基本完成。财政部明令废止厘金及子口税,各省又增征各种类似厘金的苛捐杂税,勒索民财。1934521日通过了财政部提议办理的《整理地方财政案》《整理田赋减轻附加废除苛捐杂税计划案》。而后,将类似厘金等苛捐杂税比较彻底地废除了。同时,创办了统税。统税因制度比较健全,又避免了厘金的诸多弊端,成了政府第三大税源。193412月制定并颁布了“印花税法”,对印花税实行提成,提成部分拨给各省市作为地方收入,以抵补减轻田赋附加和废除苛杂的少收部分。这些改革虽未能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编自董长芝《宋子文、孔祥熙与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


(1)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内容。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熙宗继位后,把学到的儒学治世思想大胆应用于女真社会实践,对金朝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为了便于统治,随即废除了女真勃极烈制,改用辽、宋汉官制。他设置了三师,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及左右丞。与此同时下诏废除伪齐,统一了政令。在完颜希尹等女真改革派和汉人丞相韩企先等人的谋议下,金熙宗详定各种礼仪制度。朝见熙宗,百官着朝服,使朝廷气象为之一新。天眷元年,熙宗又颁行“御制小字”,对完颜希尹词字性文字进行调整和补充,使女真文字的使用范围大为扩大。公元1145,熙宗把成批女真人迁到中原,实行“屯田军”;在汉地,仍保留原有的封建制度进行统治。熙宗所推行的改革,对金朝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和希格 穆鸿利《试论天眷新制到至宁内乱之兴衰转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金熙宗改革。
2022-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双辽市一中、大安市一中、通榆县一中等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甲午战后,湖南人因甲午惨败,创痛剧深,变保守为激进,出现了官绅一体共谋维新的新气象,湖南一跃而成为了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省份之一。湖南保卫局是黄遵宪仿照日本与欧美的警察制度,结合中国传统城市管理特色提议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治安环境。其部分章程如下

章程一“此局名为保卫局,实为官绅商合办之局”;“判断讼狱、缉捕盗贼、安置犯人之事,皆官主之”;“局中支发银钱、清理街道、雇募丁役之事,皆绅商主之”。
章程二“在官权上加进绅权,并将主体移至绅权”。
章程三“系本局应理公事,即送分局办理,其户婚、田土争讼之事,本局不得过问”。
章程四“凡行路之人遇有疾病,即应救护,若醉人、疯癫人迷失道路即送归其家,若残疾人、老、幼、妇女、远方过客均加意保护”;“凡议事均以人数之多寡定事之从违,议定必须遵行”;“绅议官办”。
章程五“所用各员均由会办官选举,由总办定用;所用各绅由会办绅选举,由总办定用。”;“保卫局只有行事之责,并无立例之权”。

——摘编自许顺富《湖南保卫局与近代长沙城市管理制度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保卫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背景。
2022-03-16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材料   王猛(325-375),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人,前秦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出仕中书侍郎后,“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数月之内惩办了二十多名贪腐高官,“百僚震肃,豪右屏气”。他采用“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的黄老之术,与百姓分享部分生产资料,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特权和田产交易进行严格限制。在没有战争和工程建设的年代,王猛都会下令减少服劳役的人数与次数;“教以廉耻”,建立礼乐制度,重建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主张“无才而不任”,对官僚体系进行了彻底的调整和改革。他制定了“夷狄应和”的民族交融政策,通过“部族迁徙”政策,将穷苦少数民族迁徙到汉族中原地区,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

——摘编自易明《王猛的治国理政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治国理政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猛治国理政举措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