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所示的条款摘自1911年11月3日清政府颁布的大清帝国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部分)。据此可知,这部宪法(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
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
第八条   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
第十一条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紧急命令应有特定条件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为限
A.主张仿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否定了《钦定宪法大纲》
C.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022-05-26更新 | 54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考5月考前适应性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张之洞全集》中记载有份电报同时拍发给不同官吏,官吏品级不同,电报却完全相同。在《李鸿章全集》中,奏稿、函稿、电稿三类并立,电稿中不细分,无论上行、下行、平行,在格式上皆无甚分别。这反映出
A.电报得到官员认可B.公文等级差别被淡化
C.格式趋于简洁统一D.电报被广泛应用在军事上
2022-05-2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2·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仅提及“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并未涉及女子学校教育。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正式将女子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种变化
A.彰显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成就B.构建了完善的近代教育体系
C.实现了男女教育机会均等化D.打破了两性双轨制教育体系
2022-05-15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广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日俄战争结束后,《立宪纪闻》撰文称“及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就连驻法公使孙宝琦、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官僚也纷纷上书朝廷,奏请立宪,清政府最终决定变法。这表明,晚清政府
A.意图变革封建专制统治B.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形势影响
C.适应民主共和历史潮流D.利用帝国主义矛盾开展变法
2022-05-12更新 | 49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质量测评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的语文教育大体处于各民族“各语其语”的自发状态。虽独尊满文,但并未赋予任何一种语文以国家通用文字的地位。清末新政中,原有的多样化治理体制基本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1904年清廷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学科由书面语的“国文科”和口语的“官话科”组成。“国文科”主要教授汉语言文字和文学,“注重读经以存圣教”“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这在晚清中西语文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无疑别有深意。“官话科”是语文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以京音和官话为基准,将语文教育从“书同文”扩展至“语同音”。面对英、俄列强对边疆地区的殖民扩张,边疆官员都很积极支持国家语文教育,清末新政期间,蒙古、西藏、新疆、川边地区的不少新式学堂均开始使用“国文教学”。

——摘编自湛晓白《清末国家语文统一与满汉族群关系变化》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末新政中“国文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边疆地区推广“国文教育”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8年清政府开始仿西方民法典编修《大清民律草案》,至1910年正式脱稿完成。由于礼部以及礼教派人士“认为民律草案内容丧失亲权太甚,以维护民情风俗为由,将力争之。”从而陷入“礼法之争”。直至清朝覆亡,该律也未能核定颁布。这反映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力量薄弱B.近代化进程艰难
C.闭关锁国思想严重D.半殖民化更严重
2022-04-22更新 | 518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社会变革与教育发展】

材料一   两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期,为两宋女子的教育生活带来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的空间。与其他朝代相比,两宋女子教育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多种史料呈现着女子教育的“本真”;在时空状态下,两宋女子教育生活在传承中又呈现出开放与时尚的发展态势;“母教”文化也在教育生活中得以完美建构正因为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的多元与自觉,以致在诗词、书画、科技、科举、家教以及军事、政治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摘编自赵国权《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样态与检视》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在康熙二年(1663)规定乡、会考试停止八股文,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戊戌变法期间,主张变革者将教育症结归于科举取士制度的束缚之上,光绪帝下令各级科举考试一律改试策论而不用八股文,但改革科举制度的各项措施尚未真正实施就宣告失败,八股文起死回生。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女子教育生活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在清朝的变化历程,并说明晚清以来变化的社会意义。
2022-04-0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十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1年光绪皇帝发布诏书,令各省办学堂。江苏如皋县沙元炳随即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1903年创办了公立如皋师范学堂,随后,多地都出现了学堂。这说明
A.科举废除推动教育改革B.教育救国理念由此产生
C.新式教育体系完全建立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2022-03-11更新 | 496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其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迫于民间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而在1911年突然宣布“国有”。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迁
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
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
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
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走向破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和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这表明咨议局的设立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探索中央集权体制改革
B.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C.实现由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转型
D.是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