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2020·全国·高考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
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l7.55.0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
工作
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
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7-09更新 | 597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技巧08小论文题
2 . 在对广东揭阳白塔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其随葬品有陶器瓮、罐、壶、纺轮及铁削、镊、砺石及残铜器,且器物有较多汉式风格。据此可推断
A.汉代揭阳县的农耕经济已较为发达B.两汉王朝对广东揭阳实施了有效管理
C.陶瓮和铁削体现了庄园经济的发展D.墓主人可能为南迁汉人或汉化的土著
2020-07-02更新 | 82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检测
2020·江西上饶·模拟预测
3 .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2020-06-28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9近代中国的经济(分层训练)
4 . 1945年5月纳粹德国彻底垮台时,一场史无前例的难民危机紧接着席卷欧洲。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荷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国出于对纳粹的仇恨,以及实现总体上的非日耳曼化目标,纷纷驱逐和遣返德意志人。根据统计,在1945年-1950年,总计有超过1200万德意志人遭到驱逐,其中绝大部分作为难民来到德国的西方占领区,也就是后来的西德。这一难民潮
A.促进了东欧劳动力自由流动B.加剧了西德与东欧的对峙
C.推动了联邦德国经济的重建D.导致了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5 . 在1750至1960年的21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人口增长是不平衡的,欧美和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所在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每10年增加915%,而亚、非等不发达国家所在地区每10年只增加6%。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正向相关B.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C.产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D.和平为人口的增加创造条件
6 . 下图是民国时期山东民众向东北地区移民情况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A.东北易帜、国家基本完成统一引发首次高潮出现
B.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开始导致30年代初移民骤减
C.华北事变、山东沦陷造成第二次移民高潮的形成
D.山东逐步解放、民众生活改善促使40年代移民骤减
7 . 如表是上海海关报告中1882—1891年外地人在上海活动的数据统计,这说明当时上海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输出地主要从事职业
广东职员、外语通、餐馆老板
宁波买办、裁缝、男洗衣工
苏州女佣、刺绣工、头饰加工
南京经营缎子、玉石、钟表生意

A.经济因素成为主要动因B.移民逐渐年轻化
C.知识阶层成为移民主体D.限于近距离流动
8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民进城和城市间人口流动。2014年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地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D.导致城乡差距拉大
9 . 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292900
1850—18797215498
1880—1911156011838
1912—1939473077396

A.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由此瓦解
B.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人口流动
10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迁出欧洲的移民,1850-1940年间,移入地区有: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国亚洲部分(如下图,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B.加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C.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