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博物苑,“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对社会免费开放。张謇此举旨在(     
A.完成师夷长技B.践行中体西用C.推行实业救国D.实现教育救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0年,曾坚定支持科举制改革的梁启超发出言论:“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此种言论与当时士人多有契合。以上材料可用于探讨(       
A.清政府立宪运动的局限性B.维新变法运动的后续影响
C.科举制对时代潮流的迎合D.清末教育体制改革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B.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C.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一定延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晚清《丰湖书藏四约·借书约》载:“今之书藏,乃一府之公物,非一人之私有,与藏书家不同,不借不如不藏,不读不如不借。”类似这样的书约在晚清书院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当时
A.书院藏书为国家藏书主要方式B.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书院的行为
C.西学东渐推动书院向近代迈进D.书院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第一个宣布用本民族语言实行普及教育的人,他主张教育工作者应当打开男女青年天赋才能自由发展的道路,对青年人应不限等级和地位,要采取同样的教学原则。这表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成果B.具有民族性民主性和人文性
C.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82年,法国基础阶段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课为基础阶段学校的必修课以法国历史为主。此外,政府还特别重视法语教育,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法语教学过程中。法国政府的这些举措
A.体现了政治与教育的结合B.完善了民主共和政体
C.弥合了各政治派别的分歧D.吸收了巴黎公社经验
2022-01-25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中央所设的高等学校主要是“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育
A.开专科教育先河B.注重发挥教化功能
C.由官府垄断控制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2022-01-17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康有为充分肯定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女子教育不仅关系到女子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梁启超也认为:女子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后代,而且关系到种族、国家的兴衰。这旨在说明兴办女子教育
A.提高妇女社会地位B.具有鲜明的救亡色彩
C.成为社会变革主流D.开启教育近代化进程
2021-11-23更新 | 54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是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修自课”的目录(部分)。据此说明当时教育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
自重改过去伪立志御侮恒心坚忍名誉知耻谦虚
A.重视继承优秀精神遗产B.重视开阔国际视野
C.重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D.忽视社会公德教育
10 . 法国在1881年颁布法律,要求7到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法国这样做旨在
A.达成政治妥协B.推动教育的世俗化
C.坚定共和信念D.推进福利国家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