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针对社会严重“西化”和学校道德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两大问题,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了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活动:一是发表《道德教育报告书》,二是全面反思道德教育,三是实施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四是开设《儒家伦理》课程,五是提出《共同价值观》。此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A.摒弃西方,回归传统B.注重学校教育,坚持德法兼施
C.国家重视,强制推行D.注重反思借鉴,重塑民族信念
2 . 1929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1930—1931年先后公布了其他各种考试法规,1933年和1935年,几乎所有法规都进行过两次大幅度的修订。抗战爆发以后,公布非常时期特种考试法,以满足战时需要。这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是(       
A.因时而变B.内容齐全C.平等开放D.种类繁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官学教育鼎盛,私人办学也因政府鼓励而得到发展。地处“荒服之表”的海南所在的岭南州,“县学仅四五十人”,见诸史籍记载的第一间黎族子弟学校,也于贞观末年在儋州吉安(今昌江县境内)由当地县承设立并主持讲学。由此可见,唐代兴办教育的目的之一是(       
A.敦行社会教化B.推广诗词歌赋C.促进民族交融D.扩大科举规模
2023-03-20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他还认为,“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讲体育必自自动始”。这些思想(     
A.蕴含着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B.激发了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
C.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022-09-03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晚清时期湖北地区绅士的多向流动情况。说明当时湖北地区
A.新式教育居于主导地位B.科举考试选才方式发生变化
C.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职业选择
6 . 如表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这表明汉代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顺帝阳嘉元年(年)“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

A.通过考试选拔官吏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选才标准更加规范D.选官制度日趋公正
7 . 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着手编纂《国史讲话》,在其编纂计划中提及:“主于把人类的活动的状态,拣取最精彩的部分,作亲切的描写,避去呆板的叙述;……所拣取的故事必要能表现‘时代精神’……指示进化的路径,排斥复古观念。”该计划最有可能写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二十年代D.20世纪中期
2022-03-16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民国时期福建地区农业学校统计表。

创办时间

学校

分布

办学主体

办学层次

19121926

福清县立初级职业学校等2

福清、厦门

官绅合办

侨办

初级/高级

19271936

协和农业职业中学等5

福州、邵武、晋江

教会办

民办

初级/高级/高等

1937-1949

私立福建协和学院等12

莆田、浦城、永安、上杭、龙岩、平和、福清、德化、南安

公办

民办

初级/高级/高等


据表可知,当时福建(       
A.农业教育地位日益突出B.近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C.农村经济实现艰难转型D.近代农业教育渐成体系
2022-03-06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晚清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变化图,据图可知
A.反清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思潮
B.甲午战争刺激留日学生迅速增长
C.时局变化影响国人对日本的认知
D.清政府开始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2022-02-04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5年,清政府于各省设立洋学堂推广西式教育,并于传统的科举考试中首创“洋务进取”一项。到1896年,洋务派先后创办新式学堂多所,“至是新学校开始遍设于各地了”。洋学堂的设立客观上
A.拉开了近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B.开始动摇科举考试的地位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D.推动了教育救国浪潮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