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西周建立了包括国学和地方学校在内的一套学校教育体系。最低等级学校的入学条件并不苛刻,一般平民皆可入学,考核优秀者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完成学习后优秀者可以进入仕途。这反映出,当时(       
A.德才成为选官基本依据B.已出现跨阶层流动
C.孔子教育理念成为现实D.开始形成士人群体
2023-02-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清代安徽书院空间分布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清代安徽地区(       

地区

总计

总数名次

占全省百分比

所属县平均数

政区密度名次

徽州府

58

1

29%

9.7

1

宁国府

20

2

10%

3.3

3

安庆府

18

3

9%

3.0

4

凤阳府

17

4

8.5%

2.4

9


A.官学教育仍占主导地位B.区域经济影响教育发展
C.书院教育得到政府鼓励D.思想文化地域特色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后期,体育已经成为英国公立学校的重点课程之一。哈罗公学的校长说:“在智力、工业、科学和战争准备方面,英国人并不比法国人或德国人聪明”,然而“体育所赋予的健康和精神”却让英国人脱颖而出。这说明体育教育
A.保证了英国的优势B.增强了国家的实力
C.弥补了知识的差距D.提升了民族的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晚清时期湖北地区绅士的多向流动情况。说明当时湖北地区
A.新式教育居于主导地位B.科举考试选才方式发生变化
C.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职业选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9年,冀中区建立民校识字班3574个,拥有学员167705人,1940年,学员增至391915人,比1939年增加22万余人。……到1939年底1940年初边区共扫除文盲50多万人。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扩大B.敌后根据地动员民众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D.社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1-12-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31年,教育部为缓解高校压力特地颁文限制各省、市普通中学的设立,鼓励增设职业学校和在普通中学中设立职业科目。1932年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应注重养成生产技能及劳动习惯,使中等学校毕业之学生,均为生产分子”。上述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A.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B.高等教育亟待发展
C.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D.教育领域成就显著
2021-05-17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政府派遣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有四次潮流:留美、留欧,留日、庚款兴学.符合这四次留学潮流史实的是
①由政府派遣到多渠道留学,人数由少到多②留美的背景是洋务运动的开展
③留日学生从服务于晚清政府到投身于社会革命 ④留欧、留日缘于民族危机加深
⑤留美学生回国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涨 ⑥庚款兴学时正值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刘文辉主席(当时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兼西康省主席)有令:政府的房子若比学校好,县太爷就地正法”。如图为:1939年,西康省义敦县县长彭助在县政府门前。今天的我们据此进行解读,正确的有

①民国时期重视教育的现象存在   ②民国时期的清官出比皆是
③当时社会生活条件很差   ④对今天的官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8-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